這兩句只是很尋常的景物環境描寫罷了。
同時也缺乏情感傳達,詩語較為抽象。
難以讓人產生深層次的共鳴。
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也並沒有沒有明確傳達出具體的情感或情緒。
當然一切還要看後面的部分才行。
那才是重頭戲,否則也只是虎頭蛇尾。
不過一個秀才能做到這種程度,算是不錯了。
太后依舊饒有興趣看著面色淡定的宋楓。
在這種場景下還能臨危不亂,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
興許還真的能作出一首好詩呢?
畢竟從始至終這位駙馬都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態度。
恰好這便是成大事的基本品質。
這時。
大雪驟停,孤月高懸,天寒地凍,風聲簌簌作響,
在此萬籟俱寂之際,所有人屏息凝神,都在等待宋楓的下一句。
究竟是騾子是馬,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只見宋楓另一隻手提起一盅酒,仰頭便喝。
想起了公主身處黑暗的悽清蕭索之苦,嘴角便不禁泛起苦笑,內心哀婉之情也油然而生。
原本是集萬千從寵愛於一身的大夏王朝公主。
現在卻只能如木偶般躺在床上,不能動彈。
靈魂也囚禁於夢中,只能發出無聲的吶喊。
這種淒涼的場景,完全就是生不如死啊!
在這種情形下,宋楓提筆便下寫最後的詩句。
一名皇子好奇地念出了上面的字:“晚來天欲雪。”
此情此景,恰好和晚來天欲雪這句詩相得益彰。
同時,這句詩在意境上也和前兩句相呼應。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描繪的是溫暖而寧靜的居所。
而晚來天欲雪則透過描繪天氣的變化,傳遞出寒冷和安靜的感覺。
不禁讓人在心中構建了一幅寒冷冬夜的畫面。
再加上這驟停的大雪,簡直絕了啊!
晚宴上不由陷入短暫的寂靜狀態。
皇帝眼前一亮,沒想到竟然真的小看了這秀才。
本以為綠蟻新醅酒和紅泥小火爐已經是極限了。
沒料到還有晚來天欲雪這句點睛之筆。
完全就是將前面的兩句給盤活了。
能讓人感受到冬夜的寒冷,同時也透過對比強化了對溫暖和美好瞬間的嚮往。
這便是一首好詩的魅力所在,讓人如痴如醉。
冷暖對比,深入人心啊!
不過桌上那幾位皇子的才華著實不多。
只知道這句詩可能有點東西,但具體是多少也不太清楚。
聯想到那三歲小兒般的行書,詩句也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秀才終究只是個秀才,作詩頂多就是寫首蹩腳詩罷了。
似乎察覺到周圍氣場的變化,忍不住扭頭看向皇帝的方向。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有些嚇一跳了。
只見皇帝一臉的讚賞,顯然是相當滿意的。
什麼情況?
這不是蹩腳詩嗎?
為何會讓父皇露出這種表情。
而在另一邊。
玉凌宮。
宮女急急跑了進來,喘息著回稟道:“月姑娘,駙馬爺的最後一句是: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