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皇帝恨得咬牙切齒。
“而我大夏都城,竟然還有這等貪汙賑濟糧的碩鼠。
如此內憂外患,你讓我怎能安心!”
聽到這話,朝中的大臣一言不發,甚至連頭都不敢抬。
因為這時候正是皇帝最生氣的時候,還是不要惹他不快為好。
但是這話在宋楓的耳朵裡,卻是另一番情況。
雖然皇帝說的如此急迫,但其實情況並非是這樣。
大夏的實力擺在這裡,就算是突厥吞併了這兩個部落段時間內也不敢對大夏做出什麼激進的舉動。
畢竟兵力擺在這裡。
雖然大夏士兵不擅長騎戰,但步兵的數量卻遠超突厥。
至於這叛亂,無非就是不想浪費那麼多的兵力而已。
區區叛軍,武器裝備差的離譜。
只要是派一些稍強的兵馬,不出七天,整個叛軍便會土崩瓦解。
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想要形成一股威脅一國的勢力,那怕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雖然此時大夏外有強敵,內有叛亂。
但此時卻還是強盛時期。
因為國家強盛,所以才會有內憂。
縱觀整個歷史,每個朝代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因為這對於強國來說,這就家常便飯一樣。
若是沒有的話那才叫奇怪。
所以說大夏此時已經達到了亡國的處境,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而究其根本,無非是軒轅拓這皇帝運氣不好。
貪汙腐敗,百姓造反,外地環伺。
能同時遇到這三種情況,這般運氣,放在前世也是駭人聽聞,首屈一指。
怕是能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另一種可能就是的軒轅拓治國確實不行。
因為這三種情況每一種都有極強的預兆性。
貪汙腐敗,這絕對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蓄謀已久。
因為貪慾都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
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這些人敢把目光放在賑濟糧餉之上,那之前肯定貪汙了不少。
哪怕是和珅,他也不敢一次貪汙上億兩是不是?
所以,這隻怪他發現的太晚。
至於這百姓造反一事就更簡單了。
歲年大寒,積雪眾多,莊稼出事那是遲早的事。
若是那時候便發現了這一點,在春雨之前提前搶收,哪怕糧食質量差點。
那也不至於吃不飽飯不是?
至於這外敵,不好評價。
總結下來,就是軒轅拓這皇帝能力不太出眾。
許久之後,皇帝平息怒火。
這時,人群中一人緩緩走出,正是兵部左侍郎。
“陛下,臣有一建議。”
聞言,軒轅拓看向了他。
“愛卿可有何建議?”
兵部左侍郎恭敬開口。
“那江南之地造反,影響甚大,若是不及時處理的話,恐會生變。
所以臣建議調遣中護軍前往南方,以最快的速度鎮壓。
可,中護軍乃我軍中精銳,他們定然不負陛下期望。”
聞言,軒轅拓思索了一番,而後微微點頭。
“可,朕允了。”
隨後,軒轅拓又看向大理寺卿。
“雖說這幾人已經畏罪自殺,但此事並未結束。
朕給你一月的時間,給你最大的權利,將剋扣賑災糧餉一事徹底查清,無論是誰!永絕後患!”
大理寺卿聽到這話,連忙點頭。
同時心中也鬆了口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