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二十一,所以整條大水渠可是有著平均一米半水深,總面積兩千一百多平方,也就是三畝多。
這面積,外加常年不斷流淌的泉水,養個千把條草魚,加大幾百條花白鰱。
同時還可以放養幾百上千條的鯽魚鯉魚,黃辣丁之類的。
也就奇了個怪,怎麼沒有村民把這大水渠承包下來養魚呢?
可能是因為村裡就沒有養過魚的吧,大家都是土裡刨山裡找,這些風險不大,養魚有風險,翻塘一次血本無歸。
所以才沒人養魚把?
想到這,陳鋒腦海裡生出一個想法來。
既然這大水渠沒人租來養魚,那索性不如改天去村裡問問,要是能承包,給承包下來養點魚之類的。
反正現在也沒事,養魚也可以打發時間不是?
而且邊上那麼多荒田,到時候一起承包幾畝,平時種牧草,冬天種黑麥草。
這樣能保證一年四季都有綠草來提供養魚,都不用買啥飼料。
而且這山泉加草養的魚,賣出去的價格也高。
嗯,就這麼辦,不為掙錢,能打發一下時間也可以。
以後別人問到現在幹啥工作啊,也不會像現在一樣回答在家閒著。
養魚也是一份工作不是。
搖晃一下腦袋,陳鋒不在想刷事了,還是收地籠要緊。
走了幾百米,陳鋒來到上午下地籠的地方。
他並沒有立馬伸手去拉起地籠,而是前後左右看了看。
主要是看看有沒有村民。
畢竟他這麼幹,要是被村民看見了,說不定得背後說他壞話啥的。
打量了一圈,陳鋒沒看見有村民,接著立馬彎下腰,解下栓在雜草上的繩子,接著就開始拉起地籠來。
水比來下地籠時要渾濁一些,外加水生一米半,陳鋒只能依稀看到地籠裡有魚。
當地籠第一格露出水面,陳鋒就看見裡面有著一條條各種魚獲。
在第一格,居然還有四條兩大兩小,四條黃鱔。
小兩條還沒大拇指大,而大的兩條,每一條都比大拇指還粗一圈。
最大一條,陳鋒覺得得有接近半斤。
露出笑容,陳鋒一邊拉,一邊抖一抖,這樣把地籠的魚都抖到最後一格去,等會也好取。
不過邊拉邊抖,這越抖越不對靜。
剛開始感覺一切輕鬆,可是這地籠拉起來得越多,不管是拉還是抖,都感覺越來越重。
當陳鋒拉起四分之三的地籠是,眼見的情況讓他大吃一斤。
只見還沒出水的那一段地籠裡,此時已經是白花花的一大坨。
這一大坨白花花的東西,不是其他別的東西,那是一條條魚擠在一起形成的。
“我草,這麼多?”
看到這三米地籠的收穫,陳鋒直接爆了粗口。
這擁擠的一坨魚團,目測起碼十來斤,說不定得有二三十斤也不一定,就他提過來裝魚的水桶,都不一定能裝完這麼多魚。
“這也太多了吧?”
陳鋒也只是想著,這地籠能收穫個四五斤各類魚獲,那就心滿意足了。
結果沒想到,這比想的多了好幾倍。
驚訝了一下,陳鋒準備先把地籠拉起來再說。
稍微一用力,兩秒鐘不到地籠就被快速拉了起來。
陳鋒沒像收前三個小地籠那樣,把魚獲都放桶裡挑選。
提著拉起來的地籠,向邊上的荒田裡走了兩步,到田裡後,陳鋒放下地籠。
接著把地籠尾部挽起來的出口給開啟,立馬乾枯的荒田裡,就出現一堆白花花的大小魚。
魚真不少,陳鋒都沒時間去仔細看看有哪些魚種。
把水桶在大水渠裡舀了一些水後,陳鋒開始快速的挑揀堆,放在荒地裡到處跳動的魚獲。
大的入桶小的隨手就往邊上的大水渠裡扔去放生掉!!!也不怕這樣扔給摔死了。
不過沒辦法,不這樣快點,魚都得乾死。
陳鋒現在猶如一位,在計件發工資的工廠上班的工人。
而今天,正好遇到全場工價最高最好做的工件,那是拼了命的幹。
速度快得,都快看到揮動的手,出現殘影了。
僅僅不到八分鐘,陳鋒把該收的收了,該放的放了,一大堆魚獲被打處理完了。
此時,他帶來的水桶已經裝了大半桶了。
扔掉的小魚只留下的更多,要是全帶回去,得兩隻水桶才裝得下。
也不多停留,陳鋒一手地籠一手桶,急急忙忙的就趕回家。
直到這大半桶魚都放入水池裡,陳鋒這才稍微放心一些。
不過看到水池裡密集的各類魚獲,陳鋒知道,他還得忙一會。
這麼多魚餵養在這一立方的小水池裡,肯定是養不過夜的。
水裡的氧氣含量肯定不夠這些魚兒生存,所以還得挑選最少一半多出來養洗槽裡。
休息了片刻,陳鋒又開始忙碌起來。
“他喵的,剛才怎麼就那麼著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