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第44章 放地籠

一人進去,裡面安安靜靜的,只有滴答的水滴聲和腳步發出的聲音,外加回聲。

要是裡面偶爾蹦出一隻山老鼠之類的,那都能嚇人一大跳。

山洞裡可不止老鼠,還有一種被當地俗稱為鹽老鼠的,也就是蝙蝠。

安放好最後一個地籠後,陳鋒在水邊涮了涮兩隻腳,這才上岸往回走。

回到放下大地籠那兒,撿起最大一個地籠,陳鋒來到稻田中間的水渠這邊。

同樣的,裝誘餌,放地籠。

只有一個地籠,陳鋒直接選擇了大水渠中間位置放下了地籠,最後把繩子系在了岸邊。

這三米長的地籠直接就把大水渠給攔截了。

不過水渠可是有一米半深左右,地籠只有一頭露出了一點水面,其他都是淹沒在水下的。

也不知道是水渠裡魚多了,還是因為兩岸都是泥巴,蓄水渠裡的水沒有小水溝的那麼清澈,不過比起外面,這水質還是不錯的。

起身拍拍手,陳鋒又四處張望了起來。

哎!

以前大家為了一點田地,田坎是挖了又挖,除了主道,其他田坎那是挖到窄得不能再窄了。

每一條道路,每一根田坎,外加每一塊稻田,除了水稻,就看不見其他雜草了。

現在呢,這兩百多畝水田,一眼望去,到處都是雜草叢生。

光雜草還不止,起碼有一半的水田,看起來都是好幾年沒種過了。

只有靠近村子那大幾十畝的水田裡,被村民們種著水稻。

五月底了,田裡的禾苗都長有三十多厘米高了,

現在全村說起來有一百戶人,安道理來說,這一戶種個不到三畝來點水稻,這些稻田就不至於荒廢。

不過事實確實有許多人外出打工,只留下一些沒文化,年紀大的。

不對,沒文化的也出去了,現在到工地打工,一個月累點也有大幾千,誰還在家種地呢。

就連陳國富三兄弟,一家一年也才種兩畝來水稻,這還是因為他們年輕。

一些一戶家裡就剩下六七十的老人,難道他們還下地種個兩畝水稻?

最多在種水稻的時候,家裡年輕人回來,給種上一畝地,保證不用去外邊買糧食。

割水稻的時候在回來收割,平日老人們就下地種點菜來吃。

所以一百戶村民,兩百多口人,這才種了一百畝多點的水稻。

不過總體說來。還是因為沒公路,還有一條懸崖小道的原因。

要是有一條能供卡車通行的道路,崖村人在少,這水田,那山坡的旱地,包括山頂或者後山的林子一定的範圍,都不會那麼雜草叢生。

沒見外面哪些村子,有村民外出打工,土地拋荒,村子直接統計一下,把挨著的地一整和,不用外出找尋,都會有老闆過來承包土地種糧食啥的。

荒山山林?這照樣不會有人放過。

有老闆直接一個村一個村的包,把村子範圍類的荒山和山林清理一下,種上各種不需要經常打理的藥材。

當然,這種種植藥材只能清理灌木叢啥的,大樹是不能砍了賣的。

不過往往都會砍伐一些樹木,畢竟只清理灌木雜草之類的,樹太多,林子太密,會影響藥材的生長。

不過陳鋒相信,可能在過個十年八年的,到時候崖村還存在,可能鎮裡也會出錢修條公路也說不定。

畢竟今天陳鋒都看到鎮里居然拿出錢來,要在那邊挖山修橋,讓崖村和大灣村的村民們,去鎮裡更近。

這表明這幾年鎮裡有錢了啊。

說不定哪天鎮裡哪個領導腦袋一發熱,準備給崖村修條路也可能。

畢竟錢多了不花,那鎮裡的,屬於國家的,又不是個人的。

只有花出去,那才會產生私人的。

修路,往往會讓一些人發財,變得更加有錢。

~~~

感慨了一會,陳鋒就邁步回家了,他可沒傻到原地等倆小時,然後取地籠。

讓他放水裡半天,下午在去取就行了。

反正進了地籠的魚,那肯定是跑不出去的,才出生的魚苗除外。

中午吃了飯。還去睡了個午覺。

直到下午四點,陳鋒才提著裝了一點水的水桶,開始去收地籠了。

水桶裡面的水,裡面參了一些稀釋靈液的水,陳鋒想著這樣做,能不能把魚養活了。

要知道,像一根刺,白條這些魚,一離開水裡後,就算你在怎麼養,用不了一天全得死翹翹。

陳鋒就想著有靈液的加持,能不能讓抓到的一些魚,活個兩三天,這樣也新鮮不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