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他們村子對面幾百米的山腰處,有一條鋪了石子的土路。
那條路,是幾十年前響應政府的村村通計劃修建的,當時全村男女老少,未成年不算。
都參與了那條路的修建。
陳鋒走後沒多久,市裡新來的一把手,打黑除惡,搞到不少錢。
申請了一下,把轄區內很多不通路,或者通了沒鋪路面都鄉村公路,都給鋪了瀝青。
當地人好多年都記得他。
“四十多公里啊?這樣,你在加五十,我給你送過去。”
加五十,陳鋒沒有猶豫就同意了,畢竟四十多公里五十塊,也不算貴,還可以接受,畢竟不是在市區。
二百五真好聽!!!
陳鋒一同意,司機立馬單手操作,更改了導航。
接著就是一路吹牛,直到下午五點過,陳鋒在鎮裡付錢下了車。
豬豬車師傅收錢後,喜笑顏開的油門一踩,開走了。
不過他沒有直接原路返回,而是在鎮裡轉悠了起來,期待能拉一個兩個去縣城的,這樣就不用放空了。
下車後,陳鋒把啊黃從箱子裡放了出來,然後套上了繩子,牽著去不遠的垃圾箱裡,把空運箱子給扔了。
小傢伙挺乖的,除了陳鋒去取它的時候,對著他叫了幾聲,視乎在責怪他為什麼把它獨自扔在一個地方几小時。
後來坐計程車,被放在了後座前的縫隙裡,待在陳鋒旁邊,一聲也沒叫,除了張嘴打了兩個哈欠。
一人一狗,走在這近十年沒見的鎮裡,陳鋒覺得變化還是挺大的。
走的時候鎮裡這兩條街,還有許多老木房,現在那種房子,一間也看不見了,最低的都是三層磚混結構。
遠處更是一排六七層的步行房。
原來的鎮,像是一個丁字形,只不過下面那勾沒那麼長。
現在呢變成一橫躺的以後H了,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鎮里人越來越多,標誌著大家越來越有錢了啊?
連結兩條街的那一條道,雖然長度不到兩百米,可是寬度比另外兩條道寬多了。
平時每逢三六九就趕集,周圍十好幾個大大小小的村子的人,都會來趕集。
各種小攤販也會開著麵包車,小卡車,或者摩托車,帶著東西來賣給周圍的農民。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原來熱鬧了。
小時候一趕集,那是密密麻麻的人,都得抓緊大人的手,不然一會就走丟了找不著人。
那時候經常有孩子走丟,有些聰明的會去路口或者派出所等。
當然,二十年前,被人販子拐走的也時有發生。
唯四最好的建築,一學校,二醫院,三鎮政府,四派出所。
沒有那些靠近縣城,或者市區的小鎮那樣,有著七八層的商品房,甚至是電梯房。
插,剛想著沒商品房,走了一段,陳鋒就看見不遠處有著一處建築工地了。
這工地已經建成了好幾層了。看框架結構,應該是高層,畢竟高度已經超過了步行房的高度了。
看來,哪裡都有地產商的身影,連這偏僻的小鎮也不放過?
沒辦法,這是市裡的規劃,為了減少土地佔用率,現在鎮裡街道範圍內,已經不給私人批建房用地了。
當然,你要是花個小百萬,還是能再鎮裡批一塊下來的。
這小子,都回鎮裡了,有心情轉悠,都沒想到早點回村?
其實這也不怪他,到鎮裡五點過了,最後一班經過村子的班車已經早已開走了。
打車就不要想了,鎮裡滴滴打車都沒有,豬豬車更不可能。
?那拉他回來的豬豬車呢?
陳鋒倒是給司機說過,不過對方不願意去。
陳鋒想,對方應該是害怕把。
至於摩托車,不說冷不冷,陳鋒那麼大個行李箱,還有一條狗。
而且,這回去,不給大伯三叔,四叔買點禮物?那像話嗎?好意思回去後找一家混吃兩天?
他回去可沒有住的地方,得等把老房子收拾一下才能住呢。
他也不是覺得久了沒回來,好好看一看鎮裡的變化,而是在轉悠的找家賓館。
沒一會,陳鋒找到了賓館,沒有傳說中的同學開的。
一間帶電腦的單間,房間看著還行,價格88一天。
記得還在讀書前,同學說開一間二十,好的四十,現在都翻幾倍了。
至於同學開房幹嘛?純潔的陳鋒沒有問過。
把行李箱放房間裡,沒有多待,就鎖門出去了。
晚飯還沒有解決,禮物還沒買呢。
準備買都東西也挺簡單的,陳鋒找了鎮裡最大一家超市,買了三瓶五糧液。
茅臺就算了,那玩意買回去,可能大伯他們也捨不得喝。
又買了幾條煙,不是太好十三一包,被當地人俗稱老龍鳳的。
(漲價了,十六了都)
六個核彈,不對,是六個核桃也買了三件,菜油也提了三桶。
最後又扛了兩件蘋果一件梨,有三十來斤。
最後還買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東西太多了,最後陳鋒不得不用波斯口袋裝著,然後挑著回了賓館再出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