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的霍嬗吃飽喝足,這才想起來自己還要值守,立刻就換上甲冑朝著宣室走去。
劉徹抬眼看了一眼,隨即低頭繼續處理奏章,“朕的驃騎將軍這麼快就病好了?”
“好了,臣年輕、身強體壯,病一會兒就好。”霍嬗臉皮厚,順著話就開口,“陛下,早晨那會身子重,一點勁都提不起來。”
劉徹就嘲笑說道,“讓你上朝,你就病了,退朝了你的病就能好。你啊,朕也懶得說了。”
霍嬗嬉皮笑臉的說道,“說了陛下心裡不舒服,就不說了。”
對於霍嬗如此的放肆,很多人都習以為常了,只是他們可不敢效仿,這一招只能是冠軍侯能用。
“你這個光祿勳比朕還要自在,睡到快晌午才起。”劉徹繼續吐槽說道,“朕將皇城防衛交給你,鬧了半天是朕得護衛著你。”
霍嬗張口就來了,“陛下,昨晚巡夜了,都到後半夜才睡的,這才病的早上起不來。”
人一旦無恥到了一定的地步,其他人也就無可奈何了。
侍立在一旁的霍光都覺得有些尷尬,他的侄兒有些時候懶散、怠惰的實在不成體統了。
“大將軍明日就能到長安了,你去接接。”劉徹就開口說道,“去召太子。”
霍嬗就問道,“太子犒勞大軍,我隨行護衛?”
“你?”劉徹嘲笑說道,“你明早給我早點起來,這是正事別給耽誤了。”
霍嬗立刻保證說道,“陛下,我什麼時候誤了正事?沒事的時候我能睡的踏實,有事的時候就是真的病了,我也能爬起來。”
這話劉徹相信、霍光等人也相信,他們都知道霍嬗有些時候懶散歸懶散,但是正事不會耽誤。
“太子不懂軍中事務,明天他去犒賞大軍的時候,你跟著。”劉徹安排著說道,“以後有機會多和太子說說軍中之事,他只懂內政不懂軍略,這不好。”
劉徹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劉據有些‘重文輕武’,對於軍事方面的事情確實瞭解的不算多。
雖說皇帝不需要完全的懂軍事,可是劉徹還是希望他的太子能文能武,懂軍略的太子才是好太子。
“表叔也不是不懂,犒賞、撫卹,或者大軍開拔所需輜重等,表叔都知道。”霍嬗埋怨一般的說道,“表叔算的可仔細了,我都誆不了他。”
劉徹抬眼看了下霍嬗,扔出竹簡,“自己看看,這封賞你覺得如何?”
幫著太子說話太露骨了,皇帝有些不樂意了。
霍嬗撿起竹簡仔細看了看,封公孫敖為義渠侯,封公孫賀為葛繹侯。
因衛青的大功,衛伉受封永安侯,食邑兩千三百戶。這個侯爵的食邑等等,比起公孫賀等人的更高。
大部分的侯爵食邑只有幾百戶或者一千多戶,超過四千戶的都是有著大功的重臣。
只是也沒有人說什麼,衛青的食邑已經達到了一萬六千七百戶。他的功勞大,得到這些也是應該的。
而說起來霍嬗的食邑也很誇張,此前霍去病的食邑本來就有一萬五千戶,再加上這一次的益封,加起來就要超過兩萬戶。
好在此前稍微削了點,現在勉強算是和大將軍持平。
公孫敖和公孫賀都是義渠人,但是兩人不是親戚。
公孫賀更是出身名門,他的祖先是胡人,他的父親公孫渾邪於漢景帝時期擔任典屬國、隴西太守之職,在七國之亂時立功被封為平曲侯,所以公孫賀的起點極高。
而公孫敖則是以騎郎的身份侍奉皇帝,在衛青還是小小侍衛的時候,兩人關係就極好。
“這也沒什麼不好,總不能給他們以前的爵位。”霍嬗就笑著說道,“要不然的話,再給一個合騎侯?”
公孫敖以前就是合騎侯,因為他曾經隨衛青出征建功,那時候的衛青是車騎將軍。
從驃侯、合騎侯,趙破奴和公孫敖的侯爵封號都能夠看出來他們的‘派系’。
“趙破奴不罰不賞。”劉徹就繼續說道,“現在就讓他加緊練兵,過兩年你能用的上。”
霍嬗也是這麼認為的,現在將趙破奴留在漠南沒有壞處,在那裡不只是駐守、威懾匈奴人,這也是在練騎兵。
在朝廷現在的一眾軍侯當中,趙破奴是最擅長帶騎兵的將軍。
太子劉據來到宣室,“兒臣拜見父皇。”
劉徹指了指霍嬗,說道,“明日大將軍率軍回長安,你去犒賞大軍、酬定軍功,令各部回營。讓嬗兒隨你前去,後天令大將軍入城。”
大軍凱旋而歸也是有一定的流程要走,不是當天就直接入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