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重生,從演員幹起

第1章 演員蔣觀

“也沒多少。”紀祥已經意識到自己失言,乾脆眼神躲開,避而不談。

蔣觀不管這些,自顧自道:“回頭你幫我跟花姐轉達一下,開價的時候,不要心慈手軟,華宜沒得選!”

事情很明瞭。

紀祥意識到剛才的失態,連忙道歉:“觀哥,實在不好意思,花姐囑咐過,這件事情要...”

蔣觀擺擺手,很大氣道:“沒關係,你把話帶到就行。”

其實王菁花跟華宜合作,她是弱勢的一方。

五年的合約期,華宜幾乎沒付出多少代價,就建立了專門的藝人經紀部門。

而王菁花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

再回過頭來看。

如果讓蔣觀拿主意,肯定要在有議價條件的時候,拿到最佳的方案。

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時機。

……

五月底,天朗氣清。

正是論文答辯的黃道吉日。

結束之後,老師譚培生把蔣觀叫到辦公室。

“接下來準備繼續拍戲,還是搞創作?”

譚培生對蔣觀還是很關心的。

起源是蔣觀的畢業論文十分打動他。

《當好萊塢不再是燈塔,文藝界的使命是什麼?》,放在那個年代,聽起來確實容易讓人上頭。

尤其還是譚培生這種,中戲戲文系開山第一屆的老前輩。

他們經歷過國內長期落後國外的艱苦歲月。

當然,他們也都有理想和抱負。

不過也很可惜。

他們的願望,在他們有生之年,很有可能難以實現。

所以。

蔣觀提出這個觀點,才讓譚培生眼前一亮。

包括王菁花,也是他引薦的。

“先拍戲吧。”蔣觀回答很實誠。

“也好。”

譚培生點點頭,表示理解,不過還是難免失望:“其實應該把你留下搞一搞理論研究。”

“謝謝老師,不過還是算了。”

蔣觀推辭了:“我坐不住,搞不了學問。”

“你呀你...”譚培生指指蔣觀,到底沒有再糾纏下去。

答辯結束了。

他找蔣觀來,本意是為了談論文。

“這篇論文,有沒有想過發表出去?”譚培生又拿起蔣觀當初給他的稿子詢問道。

這和蔣觀的畢業論文並不完全一致。

當初,蔣觀為了給譚培生留下深刻印象,專門把文章寫的詳盡。

字數差不多有七八萬。

畢業論文用的是精簡版,只有兩萬字左右。

“發表?”蔣觀有點疑惑。

他還真沒往這上面想過。

“我問了幾個雜誌社的老朋友,發表沒問題。”

常年在學校工作,譚培生比蔣觀更清楚其中內情,稍微解釋一句。

“那就都聽老師安排。”

蔣觀很識趣。

其實,論文發不發,對他幹演員影響不大。

他還沒到評職稱的階段。

但是很明顯,譚培生有動力做這個,何樂而不為。

“成,這裡有個表,你填一下。”

譚培生的動作,看起來有點踟躕。

給蔣觀整得一頭霧水。

他發個論文,老譚怎麼還害羞上了?

等接過表格,看到第三行內容,蔣觀瞬間瞭然。

第一作者這一欄,毋庸置疑,肯定是蔣觀,而且譚培生已經填好。

後面通訊作者這一欄還空著。

蔣觀絲毫沒有猶豫,填上譚培生三個字。

在他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

毋庸置疑。

老譚本來就是他的指導老師,還是行業大牛,中戲戲劇藝術研究所的副所長。

現在兩人名字擺在一起,在蔣觀看來,誰佔便宜一目瞭然。

至於,蔣觀的舉動。

譚培生當然也是滿意的。

他看完蔣觀的文章,其實懂了收學生的心思。

剛才的事情,與其說是考驗,更像是一種直透人心的旁證。

沒人樂意培養沒有感恩之心的人。

就連上帝也不例外。

他老人家,也需要人以相信,作為永生的交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