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議,王菁花有點心動,但隨即還是否了。
“不著急,花姐。”
蔣觀還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道:“說不準哪天,劇組就又缺錢了,您不妨提前找郭導聊聊。”
“然後你就可以帶資進組?”
王菁花似笑非笑,好像看穿了蔣觀的打算。
“我承認有方面的想法。”
蔣觀的表態坦坦蕩蕩,不過他話鋒一轉接著道:“不過,這不耽誤《大宅門》是部經典作品,更關鍵的是,它能賺錢!”
“行吧,我考慮考慮。”
王菁花認真想了一下,點點頭道。
很顯然,她心動了。
……
劇本...蔣觀帶回去分析...
《大宅門》這部劇,肯定是經典。
大浪淘沙,豆瓣評分依然保持在9+的水平,殊為難得。
劇本更是郭寶昌導演,醞釀四十年的成果。
人物形象,複雜立體。
然後...蔣觀就emo了...
他能選的角色,非常有限。
首先主要的幾個角色,他就別想了,年齡就不合適。
和《康熙王朝》裡的康熙這個角色不一樣。
白景琦這個角色,只分成兩部分。
童年時期就是個小屁孩,肯定要用小演員。
青壯年之後,一直到老年,都是陳寶國一個人演。
95年,《大宅門》第一次開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要不是後來,郭寶昌被資方架空,估計那會兒就已經制作完成。
陳寶國也仗義。
在郭寶昌出局之後,果斷退了9萬的片酬,保持共進退。
這才有了兜兜轉轉幾年,郭寶昌再次拿到版權,再次籌備拍攝的機會。
剩下的角色,拋開年齡因素,再用蔣觀這公子哥的長相條件一卡。
很快,蔣觀就鎖定了一個角色——白敬業。
全劇基本上,就這個角色合適。
蔣觀有自知之明。
他的演技,只能算勉強夠用。
而且還是遇強則強的那種。
需要導演和其他合作演員的指導,引領,以及配合。
在演技在沒有爐火純青,進入化境之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貼合角色。
做出決定,蔣觀第一時間,通知王菁花。
“花姐,公司是不是準備讓我接白敬業這個角色?”
“你怎麼考慮?”
王菁花沒有否認。
蔣觀當即瞭然,回覆道:“沒問題,就這個角色合適。”
“你不嫌戲份少?”
王菁花又問了一句。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蔣觀政治正確的,回答一句套話。
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原話,後來成了京城人藝的信條。
他之所以講這個,沒別的目的,就是單純裝逼。
“行,我知道了。”王菁花不再廢話。
“彆著急花姐...”
蔣觀連忙補一句:“如果公司接下來不給我派新戲的話,我能不能跟組時間長點?”
“想偷師?”
王菁花一語道破蔣觀的目的。
“文藝界的事兒,怎麼能算偷。”
蔣觀義正言辭。
“還真是辛苦孔乙己老先生了...”
王菁花感慨一句,才出主意道:“我找郭導聊聊吧,看看能不能給你掛個助理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