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重生,從演員幹起

第28章 黑臉紅臉

“八十萬,六個月。”

蔣觀中譯中道。

“不好意思,王總。恐怕咱們的期望值,差距太大。”

陳淑棼自顧自喝酒,姿態拿捏很足。

“不著急,生意都是談出來的。”

剛上來談不攏,會遇到挫折,王菁花早有預期。

但陳淑棼連價錢都不提,還是讓她心裡,不由咯噔一聲。

“話是這麼說,但首先得有可以談的基礎。”

裡裡外外,陳淑棼幾乎沒給任何希望。

“陳太不如說個數。”

談不攏,就輪到蔣觀出面了。

“五百萬,兩個月。”

陳淑棼慢悠悠,終於報價。

王菁花再也淡定不了。

超過十八倍的差距,就算攔腰砍一半也沒得談。

彷彿是為了展示專業性。

陳淑棼繼續道:“王總,藝人是要安排檔期的,片酬還是按時間計算比較清楚。”

其實,王菁花做經紀人,也是半路出家。

更何況,當年,內地的發展相對落後。

面對外面更加發達的產品,技術,制度,心理層面就矮一頭。

雙重因素疊加,王菁花此時已經亂了方寸。

“那王家䘙導演,還真是挺有錢哈。”

蔣觀嗤笑著打岔。

陳淑棼無言以對。

眾所周知,王家䘙拍戲,幾乎沒有預算,以及進度控制...

多少投資人,掉進坑裡。

都特麼破產了,戲還沒拍完。

一部《繁花》,前前後後,弄了七年多。

17年那會兒,最初的打算,是拿來拍電影,排在《花樣年華》,《2046》之後的,第三部曲。

後來又放棄了。

20年車墩開機拍劇版。

到23年底,才正式播出。

中間,兩年多,將近三年時間又過去了。

總共也就30集的電視劇。

好看肯定是好看的,但哪個投資方受得了這種拍法。

演員片酬要真按照陳淑棼的演算法,根據時間報價,製片成本得飛到天上去!

“電影跟電視劇不一樣,這個蔣編劇應該很清楚吧?”

多年老經紀人,陳淑棼自然不會被蔣觀刁難住。

“陳太,恕我直言,咱們談這些沒意義。”

蔣觀不打算在對方擅長的方面爭論。

“那你說說,哪些有意義,我洗耳恭聽。”

幾輪交談下來,陳淑棼意識到,更年輕的蔣觀,要比看起來經驗豐富的王菁花更加難纏。

“恕我直言,港島藝人遲早需要北上,誰先拿到第一塊蛋糕,還是需要看緣分的。”

蔣觀隨便翻開張底牌,先試探一二。

即便如此。

也已經足以讓陳淑棼心驚。

隨著日韓,東南亞,還有灣灣地區市場被好萊塢大舉佔領。

港島的影視產業,已經持續衰落。

積累幾十年的相關從業人員,都面臨生存壓力。

如何謀生,已成關鍵。

北上內地的討論,也是最近才開始熱度上升。

沒想到,其中內情。

竟然被幾千裡之外的年輕人,一語道破。

陳淑棼確實不得不打起精神應對。

蔣觀自然不會讓她如願。

不等陳淑棼回應,蔣觀繼續道:“這樣吧,陳太,您再考慮考慮,我們也再商議一下。後面找機會,咱們再坐下來談。”

弓弦瞬間繃得更緊了...

結束之後,王菁花整個人都傻了:“咱們這麼做...應該沒事兒吧?”

“放心吧,花姐。”

蔣觀淡定自若,道:“對方是生意人,談錢就沒問題。”

王菁花一想,好像也有道理。

隨即,才問:“你覺得談成的把握有多大?”

蔣觀搖頭,當即判死刑:“要不...您還是琢磨下替代方案吧...”

談不攏也在她預料之內,王菁花也就提一嘴,又發現了華點:“那個港島藝人北上是怎麼回事兒?”

“待會兒我還有事兒,要不回頭跟您解釋?”

蔣觀耍個滑頭,壓根不想談。

王菁花拿他也沒辦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