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心裡也打定主意。
以後堅決不能再接投資結構複雜的專案...
……
剛見第一面,蔣觀對寧婧的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姐大。
性格大大咧咧的。
做事情也豪爽大氣,有什麼說什麼。
當然跟傻大姐還不一樣。
能在娛樂圈混出頭的女人,沒有一個簡單角色。
不管外在怎麼表現。
內裡頭腦上的智慧,還有性格中的堅韌,以及行動上的努力,都得是個中好手。
蔣觀暫時駕馭不了,不過不耽誤聊天。
“寧大評委,今年的金雞獎是個什麼情況,要不給咱們說說,開開眼?”
報名拿獎,姜聞是沒戲了,但他對金雞百花,他還挺在意。
“少來了。”寧婧白了姜聞一眼,沒好氣道:“京城的事兒,你不比我熟?”
“挨批評了,最近沒怎麼關注。”
姜聞摸摸鼻子,有點尷尬。
“傳聞是真的?”
寧婧好奇問道。
姜聞點點頭,笑道:“所以我現在拍電視劇來了。”
寧婧刮目相看,豎起大拇指道:“還是您厲害,本來還想安慰你兩句,現在看來也用不上了。”
蔣觀和尤曉剛笑而不語。
“不用不用。”姜聞擺擺手,又把話題拉回來道:“咱還是接著說金雞獎吧...”
寧婧嘆了口氣道:“就那樣唄,你們估計也能猜個差不多。”
“聽您這口氣,興致好像不怎麼高?”蔣觀插話問道。
寧婧放下筷子,無奈道:“當了評委才知道,拿獎不拿獎,怎麼拿獎,裡面還有那麼多道道...”
“婧姐,細說細說...”蔣觀做好吃瓜準備。
評獎這種事情,背後的運作流程,肯定比選秀精彩。
“少來,我看你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寧婧及時住嘴。
她只是直,又不是傻,立刻換個話題,道:“蔣老師,您給說說孝莊這個人物唄...”
演員拿到劇本之後,是需要做功課的。
首先要了解故事背景,然後分析人物,以及發展脈絡等等。
搞清楚這些基本內容之後,才能在拍戲的時候,把握人物的心理,情緒,動作......
從而做出相對精準的表演。
前期工作,演員可以自己完成,當然也可以有其他選擇...
比如,寧婧現在,就選擇直接跟蔣觀請教。
她可以理所應當的認為,編劇才是對劇本人物最清楚的人。
“人物生平,大概都瞭解吧?”
分析人物之前,蔣觀得先確定下,寧婧功課做到哪一步。
畢竟不可能,演藝圈隨便找個人,都知道孝莊是誰...
“來之前,我查了資料,大概看了一下。”寧婧確實提前做了準備。
“那就行。”蔣觀要求不高,接著道:“劇本還是以戲說為主,婧姐,你可以嘗試,把後金理解成公司,皇太極是董事長...”
這個確實是蔣觀的看法,準確點說,是通俗化比喻。
脫掉歷史的外殼。
《孝莊秘史》這種戲說劇,更像是偶像劇。
男女主角,兩三代人的愛恨情仇...
就非常的狗血,但也非常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