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觀的活兒,其實還挺多的。
《孝莊秘史》的劇本賣出去了,但是還沒收到錢。
當時談價的時候,數字沒談攏。
新人編劇的價格行情,差不多三五千一集,應該說很低。
海閏又讓出個角色,乾脆就按三千報的價。
蔣觀當然不會接受。
但有一說一,不管在哪一行,新人吃虧都是常態。
沒經驗,沒過往的成績,確實很難讓資方鬆口。
所以,蔣觀乾脆提出,按收視率定價。
如果《孝莊秘史》播出之後,平均收視率低於1%,他分文不取。
超過1%,每個點兩千,超過5%,每個點三千計算。
說實話,這個要求不高。
像《人民的名義》,以及《亮劍》這種爆款現象級電視劇,收視率不過也就8%。
對比出品方的投資回報,編劇賺這點錢,還真趕不上演員。
而且和演員不一樣。
他們籤檔期,三個月,五個月,到時間拍完拍不完,該離組離組。
下面還有戲等著。
蔣觀作為編劇,還得苦哈哈的,負責劇本的售後。
比如,製作方要求編劇修改劇本。
籤合同的時候,免費修改幾次,內容比例應當在多少百分比以下,都是有明確說明的。
只要在這個範圍內,編劇就得配合工作。
所以,蔣觀現在,除了拍《重案六組》,同時還得再審《孝莊秘史》的劇本。
“觀哥,花姐剛才打電話來問,本子還需要多久能改完?”
開機倆月了,拍戲間隙,紀祥給蔣觀送水,順便轉達王菁花的安排。
“最少還得一個星期。”
喝完水,蔣觀給出個日期。
當時大意了...
拿出來的《孝莊秘史》是完成稿,俗稱最終版。
結果,海閏請尤曉剛來指導,人家總得發表發表意見,提出個創作理念之類的。
然後蔣觀就悲催了...
他得按照導演的意思,再改改劇本...
按照尤曉剛的說法,叫豐富一下細節。
蔣觀扳著手指頭,仔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尤曉剛的改法,原本規劃四十集的電視劇,能拍出六十集來。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八九十集的電視劇,國內也沒少拍,有部分拍的也挺好。
問題是,人家有預算。
籌劃劇本和劇集的時候,就是按照八九十集的規模做的。
這邊四十集的預算,變成六十集,預算憑空至少超出50%,最後能不能落實,還得看資方的意見。
他當然就不著急動劇本...
“什麼一個星期...”
這時候,高蓉也過來了,自顧自坐在蔣觀旁邊。
兩個月朝夕相處,兩個人關係已經非常親密。
“還是那個劇本的事兒...”
蔣觀面容惆悵,揉著額頭。
“好吧...”
其中內情,高蓉也瞭解一點,她不方便多說什麼,只是吐了吐小香舌。
看起來有點可愛。
“不是什麼大事兒...晚上想吃什麼?”
蔣觀心裡有數,很快整理好情緒。
“明天沒我的戲,要不...出去吃點?”
高蓉壓低聲量,跟蔣觀說悄悄話。
劇組的餐食還可以,但花樣少,誰也架不住天天吃,經常出去打野,就成了不二選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