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是柳氏的乳母,也是她至為重要的心腹。
替柳氏辦這種勾當,當然是應該找李嬤嬤這等心腹之人。
但李嬤嬤很忙,也不知從哪裡生起的,府裡鬧鬼的訊息不徑而走,丫鬟們傳得繪聲繪色,說夜裡走著走著鬼就擋路了。
又說上房那邊老有哭聲。
笑話!那不是太太的哭聲嗎?還能是誰?
可他們說還有影子,那種眨眼就飄過去的影子!
李嬤嬤聽著也心裡打鼓,但眼下卻是太太上位的重要時期,絕對不能讓這些流言氾濫下去,給才接手中饋的柳氏添堵!
於是她逐個地打聽謠言的源頭,直到把那小丫鬟抓到打了一頓才過來。
才發過威的她對著月棠皮笑肉不笑:“林娘子好福氣呀!”
月棠揚唇:“不及嬤嬤有福氣。”
李嬤嬤得意,領著她往東。
書房就在二房東面一間小院兒。
進了門,李嬤嬤陰陰地挑起了嘴角:“日後這何家,就是二奶奶說了算。
“奶奶抬舉娘子,讓你服侍二爺,這是府裡頭多少人盼也盼不來的福氣,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奶奶!”
何家原來就是小門小戶,從來沒有出過讀書人。何暉這所謂的書房,不過掛個名。
屋裡一應擺設倒是齊全,不過架子上擺的都是年代不久的古董玩意兒,牆上掛著幾件武器,屋角放著兩盆蘭花。
隔扇下博古架上倒是擺著幾件講究物事,只是當中一隻鵝蛋大小的茶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李嬤嬤看她目不轉睛,撇嘴道:“你鄉下來的,沒見識好東西。這可是來自靖陽王殿下的恩賜,二爺平日將它視為珍寶,你看看就得了,千萬別碰!
“若有磕著碰著,砍下你腦袋都賠不起!”
月棠聽到“靖陽王”三字,雙目驟然如星。
靖陽王府是位列第一的開國功臣,世襲王爵。
從封爵之後,老王爺就主動請命搬去北地戍邊,立下軍令狀,誓言世代保護大寧疆土。
後來高祖皇帝就赦令在邊疆給他們另又建了座王府。
京城裡這座還是保留著的,每每回京述職,或者奉召回京,才會有人住。
二代王爺的年紀在先帝和端王之間,按規矩小時候在京住了幾年,跟先帝和端王常來常往。
後來他襲了王爵,繼續守邊,回京後除了宮裡會按宮制設宴招待,先帝還要親自駕臨端王府,令端王另設家宴加以隆重款待。
據王府的人說,每一次他們都要通宵聚首,不到天亮不散。
由此可見,上一輩的交情有多深厚。
但如今物是人非。
二代靖陽王早於先帝兩年離世,如今襲爵的靖陽王是他的兒子。
皇位上也坐上了新人。
而端王府人去府空,皇城司使大權旁落到廣陵侯手上。
靖陽王的母親與廣陵侯的母親是表姐妹。
他們的母親有著同一個外祖母。
得到權勢的廣陵侯,如今更多了靖陽王這個靠山。
三年前事出之後廣陵侯得到的最大益處,是如願當上了皇城司使。
為了害怕殺害端王后,他的女兒事後報復,所以連她一起殺了,看上去也合情合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