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尋連忙捂住了嘴巴,又小心翼翼道:“那我舅應該不會計較我了吧?”
高安笑道:“公子放心去吧。”
崔尋神情大松。
“那我就繼續回房寫我的《皇城軼聞錄》了!”
高安笑嘆一氣。
加快腳步往府門那邊走去。
崔尋是晏北大姐、長平縣主的次子。
崔家在漠北也是高門大戶。
也不知道雷厲風行的縣主和治軍嚴明的大姑爺,怎麼會養出個這麼個八卦的兒子來?
兩年前夫妻倆把崔尋送到了王府擔任了紀善官,原是要讓他跟著晏北好好熟悉朝政。
結果倒好,從小就對街頭巷尾之事甚感興趣的崔尋,在京城這樣滿地大小官員、日夜紛爭不斷的地方,簡直是掉進了八卦窩。
此時高安已到了角門下。
他讓人把門一開,一眼就看到正站在門外的一位三旬上下的文雅男子,身上雖然穿著布衣,但眼眸之中卻帶著三分傲氣,氣質與永嘉郡主身邊那位女使略為相似,一看就都是在身居高位的主子跟前待慣的了。
高安先微笑開來,跨出門檻,拱起雙手:“在下是我們王爺身邊的掌事太監高安,敢問先生可是姓華?”
華臨打量著他,把帶來的一張帖子遞過去,拱手回禮:“我奉家主之命前來醫治我們世子。”
高安一聽他說的“我們世子”,略微凝滯,但很快展開帖子,隨後微笑讓開路:“先生快請進。”
有崔尋這個耳報神,各家各戶這些明面上的事情都已經不陌生。
端王府當年得先帝允准,令永嘉郡主招婿生子,傳承香火。後來永嘉郡主在別鄴誕下長子等訊息傳回京城,先帝很快就下旨讓宗人府去收集了孩子手模腳模,並在孩子滿月之時就賜下玉牒,立他為端王世孫。
這個世孫自然指的就是阿籬了。
從前大家都以為永嘉郡主被害,也不知道他與阿籬的生母就是同一人,自然不曾想過這一層。
如今華臨口中這聲順溜的“我們世子”,立刻讓高安感覺到頭頂長出了一團麻。
一路上他未動聲色,直接將華臨帶到了晏北面前。
阿籬已經在晏北身邊了。
華臨按禮數給晏北行了禮,目光就落在阿籬身上移不開了。
晏北本想說幾句話以示對這位華家嫡傳子弟的尊重,也沒有機會開口。
“華爺爺。”阿籬坐在小板凳上,小手扶著膝蓋,奶聲奶氣喊他,“阿孃沒有騙我哦,他說你會來,你就真的來了。”
他還在月棠肚子裡的時候,華臨就寸步不離的給月棠安胎了。
後來雖然沒見過幾面,也算是自己見證著來到人世的。
本來多麼健康的孩子,平白受那麼大苦,如今這樣又瘦又小。
華臨向來一身臭脾氣,此時不覺把聲音放緩慢:“那當然,你阿孃從來不騙人。”
旁邊晏北立刻瞅了他一眼。
這話對嗎?
良心不痛嗎?
正在心裡暗扯,小太監過來:“稟王爺,廣陵侯到了。”
晏北眯眼看著還亮堂堂的天色:“這麼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