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就野吧,無拘無束,毫無章法,誰也別想管他。
“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我說不過你。”林曉秋扭頭看向車窗外。
這個男人說話總是這麼氣人,他就不能好好解釋一下?
她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家庭氛圍,是不是有什麼緣故,總有個說法吧?
“生氣了?我們家真就是這樣相處的,你也看到過我和我媽我爸之間怎麼相處。
反正就沒什麼需要講規矩的時候,願意說什麼說什麼,這樣不好嗎?”
林曉秋是有些不理解。
也不是認為這樣不好,只是她的家庭和接觸過的家庭,都是特別傳統的中式相處之道,像湯伽野家這樣的,屬於佼佼者中的異類。
她不太能理解。
“不是不好,就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你的長輩可以接受你這樣沒大沒小的方式。”
“很簡單,我們家庭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培養自信和獨立,個人和人格的獨立與家庭沒什麼關係,不強調和側重家庭,更傾斜培養個人的獨處。這樣解釋你明白?
用我外公的話來說,將來我們這些年輕人要和千千萬萬的人競爭,他想鍛鍊我們的個人獨處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倚靠家庭。
因為在他眼裡,再龐大再有權勢的家族,一旦遭遇大變,能安然倖存的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家裡的孩子都非常獨立,接受的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一句話概括,靠人不如靠己。”
湯伽野這麼稍加解釋,林曉秋一下就懂了。
原來他們家的教育方式是把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競爭者?
所以不會過多注重家庭和家族,換句話說,他們家的人哪怕隨便扔一個到社會上,那都是能獨當一面,能幹一番大事業的。
這樣說來,不是與一些所謂的貴族教育很相似?
林曉秋看過不少古代的皇子宮廷的教育核心,其中很重要的一塊是那些皇子不講兄弟間的親情,而是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
當然,湯伽野家的教育氛圍沒有那麼嚴苛,大家感興趣的方向不同,就不存在於親人之間競爭和較量的說法。
“原來這樣啊,難怪你們家跟傳統的家庭不太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
湯伽野倒沒覺得家裡有什麼不一樣,當然他也不是渾然不知,因為他已經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是這種精英教育背景下的成功者。
只是他想聽林曉秋說說,到底哪裡不一樣。
“你們家的人出去都能成為領頭羊,特別厲害,別人家的孩子就不一定。
因為他們更側重家庭教育,把家庭當成最溫暖的港灣,你們家不是這樣,你們只把家庭當做一個隨時啟航的碼頭。”
湯伽野無聲笑了一下,這姑娘這個比喻很恰當。
“對。廠子快到了,一起吃晚飯?”
“現在還早,我下午要做題,晚上要練習乒乓球,明天有比賽,後天吧,你有空嗎?
郭駿的情況怎麼樣?”
郭駿已經打電話請他姑父給林曉秋預留了明年六月考試的名額。
他姑父知道林曉秋是去年的狀元,爽快答應了。
但提出她必須參加這期末的考試,再決定要不要收她進班複習。
林曉秋才會定下心來好好複習。
“郭駿情況穩定,後天有空,明天你參加比賽?”
湯伽野萬萬沒想到,林曉秋還有運動細胞?
雖然他本人更喜歡看網球比賽,但林曉秋打乒乓球是什麼樣?
他也很好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