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放我出去?你不怕我再次行刺你,為死去的雪星親王和雪夜大帝報仇嗎?”
“大膽獨孤博,你竟然敢威脅陛下?當真是不知死活!”獄卒厲聲道。
千璽對獄卒道:“你先退下吧,我和獨孤先生說幾句話。”
等獄卒走後,千璽對獄中的獨孤博拱了拱手,“獨孤先生,過去的恩怨都一筆勾銷吧!”
“朕想請先生出山,拜為帝國客卿!”
獨孤博聽了千璽的話,那渾濁的雙眸瞬間變得有神。
“你能原諒一個要行刺你的人?”
“獨孤先生,你不是沒有傷到朕嗎?事實上,朕早獲悉了你們的計劃,將計就計,請君入甕。”
“當時,陛下還是一個少年,就有如此心機,老夫佩服!我輸得一點都不冤。”
“獨孤先生,你當初要行刺朕,也並非出於本意,而是為了報答雪星親王對你的救命之恩。”
“你來武魂城(武魂京)行刺,算是報了雪星親王的恩情,你和他兩清了。”
“而且你被關在監獄如此多年,你不再欠他什麼了。”
“話雖如此,我終究沒有完成任務。”
“獨孤先生,你沒有必要愧疚,天鬥帝國衰亡是大勢所趨,你無需自責。”
“皇帝陛下,你放我這個老頭子出獄,是為了幫你殺人吧?”
“獨孤先生,此言大謬,不管是昔日的武魂殿,還是今日的武魂帝國,都不是殺戮崛起的。”
“想我武魂帝國的前身武魂殿,不過是一個魂師的聯合體,原本對天鬥和星羅帝國沒有任何威脅。”
“前武魂殿總部所在地武魂城,在兩大帝國交界的兩不管之處,一開始是作為兩大帝國的緩衝而存在,的確讓兩大帝國減少了很多紛爭。”
“而前武魂殿之所以得以壯大,並在兩大帝國的大中小城市都建起來分殿,是因為它的親民。
武魂殿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天下人覺醒武魂,不管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一視同仁,不收取任何費用。”
“不僅如此,那些覺醒了武魂、成為魂師的窮人,還能得到武魂殿的資助,讓他們得以繼續武魂修煉。”
“可天鬥帝國和星羅帝國呢?
他們更在意的是貴族弟子,而對平民魂師不聞不問,給平民子弟覺醒武魂,需要收取費用,這和武魂殿形成鮮明對比。”
“武魂殿對天下魂師沒有任何限制,反而給以資助,自然贏得了天下魂師的歸心。”
“就說獨孤先生,您當年成為魂師後,也領取了武魂殿的津貼了吧?”
獨孤博是一個誠實的人,他回答道:“我當時確實受益匪淺,這一點,我並未忘記。”
千璽讚道:“獨孤先生,並非忘本的人,也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朕對先生很是欣賞。”
“你在獄中,訊息閉塞。
如今,星羅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朕已經和平地解決了星羅問題,接下來,我準備如法炮製,兵不血刃,讓天鬥帝國成為武魂帝國的一部分。”
“陛下,請贖老朽直言,天鬥帝國並非星羅帝國,雖然天鬥皇室沒有封號鬥羅,但支援皇室的七寶琉璃宗擁有‘劍道塵心’和古榕兩位封號鬥羅,恐怕不那麼容易啃下吧?”
“獨孤先生,言之有理,因此,朕想請先生出山。”
“我聽說先生在獄中這些年沒有忘記修煉,已經是封號鬥羅了。”
“陛下,老朽也才晉升為封號鬥羅不久,算不得什麼。”
“先生,過謙了,你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毒鬥羅’了,想必朕這個小小的詔獄是攔不住你的,為何沒有逃出去?”
獨孤博嘆息道:“我確實能逃出詔獄,可然後呢?
且不說武魂帝國的七大供奉,實力超群,就說長老殿的九位長老,他們當中,隨便一位都能輕易地將我抓回詔獄。”
“我又何必做困獸之鬥呢?再說,我即便逃出了武魂京,又能做什麼呢?”
“我聽說我兒子和兒媳都死了,都是我害了他們,我一身是毒,走到哪裡,都會給別人帶來厄運。”
“但願我的孫女能活下來吧!”
“獨孤先生,你就不想出獄,看看您的孫女獨孤雁嗎?”
千璽的話,讓獨孤博眼前一亮。
他原本以為這世間已經沒有他在乎的人了,想不到孫女還活著。
“獨孤先生,七年前,也就是你入獄的那年,你孫女獨孤雁才三歲,而現在是她已經是十歲的小姑娘。”
“我孫女現在人在何處?我來武魂城行刺的時候,將兒子和兒媳以及孫女都拜託給雪星親王,想不到他竟然死在我的前頭。”
“獨孤先生,請放心,你的孫女獨孤雁活得很好,她早就被朕派人接到了武魂京,如今,正在武魂帝國初級魂師學院就讀呢!”
“那你們和我孫女說我去哪裡了?”獨孤博急切地問道。
“獨孤先生,朕和她說,你去替武魂帝國執行任務去了,需要過幾年才回到武魂京。”
“謝謝陛下,替我照顧雁兒,我這爺爺當得不稱職啊!”
“獨孤先生,只要您願意,現在就可以出獄,朕會安排,讓你們祖孫見面,共享天倫之樂。”
“陛下的條件是什麼?”
“獨孤先生,你可以無條件出獄,至於你是否願意為武魂帝國做事,還得看你本人的意願。”
“我現在就要出獄!”獨孤博道。
千璽對獄卒道:“快把獨孤先生的牢門開啟,放他出去。”
“陛下,他可是朝廷的欽犯啊!”
“大膽,朕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
朕已經赦免了獨孤先生的罪,他現在是自由之身了。”
“一個小小獄卒,再敢多言,朕將你投入獄中。”
“小人失言,讓陛下贖罪。”
千璽身為武魂帝國皇帝,自然不會和一個小小的獄卒計較,有失帝王的尊貴身份。
牢門開啟,獨孤博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來到千璽身旁,磕頭跪拜道:“草民獨孤博,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