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卡牌遊戲到底好不好玩?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玩家有不同的口味。
很多人詬病卡牌遊戲粗製濫造、玩法單調、內容重複,確實,這都是事實。
可它就是能賺錢。
能賺錢,就代表著玩家認可。
玩家為什麼認可?因為玩家覺得它好玩。
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玩家一邊罵它,一邊為它掏錢。
為什麼卡牌遊戲能賺錢?它到底好玩在哪?
這是個比較空泛的命題,如果讓陳陌來寫一篇論文,專門闡述卡牌遊戲的核心所在,估計能寫個幾萬字。
簡單而言,國產卡牌遊戲的樂趣主要來自於三方面。
第一是收集卡牌、養成卡牌的樂趣。
這一點是建立在玩家對卡牌角色的認可上的。
曾經某手遊公司做了一款《海賊王》題材的初代卡牌(完全翻皮《我叫MT》),某土豪進遊戲啥也沒說直接衝了幾千塊,就為了抽到一張鷹眼米霍克。
還有某不知名三國卡牌遊戲,還在測試階段,某土豪進遊戲啥也沒說怒衝五千,就為了抽一張諸葛亮,結果遊戲里根本還沒出諸葛亮這個武將。
最後遊戲公司緊急加班,把諸葛亮給做出來了。
像《我叫MT》中,許多玩家天天如做日常一般地刷副本,攢紫卡碎片,或者壕擲千金地十連抽,也都是為了能抽到自己想要的卡牌。
而遊戲設計師也會特意地把卡牌技能和戰力調整到與劇情相符的程度(或者根據角色人氣而微調),這些都是為了培養玩家對卡牌角色的認同。
只有把這種認同感建立起來,這張卡牌才會變得有價值,玩家才會去掏錢買。
而這種卡牌的價值體系一旦建立,也就意味著不同卡牌之間有了區別,玩家的收集欲和培養欲也就得到了滿足,他就會覺得這錢花得值。
所以,卡牌遊戲盈利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套能讓玩家認同的卡牌價值體系,就像集郵一樣,不斷地向玩家兜售新的卡牌。
而玩家在拿到自己想要的卡牌之後,為了讓這張卡牌變得更強,就會繼續充錢為它升級、升星、升技能等等。卡牌的每次升級,都能讓玩家感受到成長,讓他覺得這個錢沒有白花。
這也就是之前曾經提到過的“數值刺激”的一種體現。
這一點,是所有卡牌的最核心樂趣,它是一個非常成熟、可供反覆使用的模式,所以前世的卡牌手遊才會如此氾濫。
第二是摸索陣容搭配、自主制定戰鬥策略的樂趣。
卡牌遊戲的戰鬥系統看似單調,但實際上是比較豐富的。在《我叫MT》中,每張卡牌有普通攻擊、技能攻擊和被動三種能力,在人物設計上,有魔獸世界的戰鬥系統作為藍本,各角色的技能也各有不同。
同為範圍傷害技能,有暴風雪型(全屏攻擊)、旋風斬型(前排橫排三個單位)、閃電鏈型(隨機三個單位)、穿透射擊型(豎排兩單位)等等區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