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醫然

第34章 再起爭端

舊時的戲臺兩側會掛著一副對子,上聯道:君為袖手旁觀客,下聯接:我亦逢場作戲人。看似肆意而直白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戲臺上下的真相。

然人生亦如戲,人多的地方更是天天都有“演員”,處處都有好戲。也正是因為有了某些“特定”的觀眾,“演員”們才能越唱越起勁,越唱越熱鬧。

週五,濟德堂門診各科室負責人及骨幹會議。

何翊正在前面做本年度的發展報告,餘光卻見季曉霜拿著手機從座位上起身,一路彎腰低頭快速離去。

十分鐘內,這已經是繼兒科張遠東之後莫名其妙走掉的第二個人了。他心中有些不快,聲音也隨之沉了沉。

趁著說話的間隙,他本想示意夏雨彤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卻發現對方並沒有在聽他說話,而是皺眉擺弄著手機。

“小夏……”他放下了手中的鐳射筆,聲音已帶了一絲冷意。

沒成想夏雨彤忽然起身,一本正經道:“院長,樓下有點事,我先下去一趟。”說罷,她也轉身匆匆離去。

三位重要人物接連離開,下面已經有人開始竊竊私語議論起來。

反了!都反了!何翊腦中突然蹦出來一句電視劇裡的臺詞。許是因為三人的離開,他心裡像是空了一塊,此刻,更是有一陣煩躁和無力感瞬間將他整個人吞沒。

何翊索性把大螢幕直接關掉,對眾人道:“今天就這樣,散會。”他徑直走了出去。

到底出什麼事了?眾人心中疑惑,你推我搡間也都追了出去。

作為濟德堂內部出了名的“避世高人”,元岐一向從不理會這些事,但是當想起剛剛季曉霜臉上焦急的神色和擰在一起的眉頭,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上了前面一群人的腳步。

待他到達時,小會議室門外已圍了一群人。最靠近門的地方,兩個年輕的醫生正把耳朵貼在門上,不放過裡面的一舉一動。

“出什麼事了?”

“剛剛在開會,張老師、季老師、夏護士長全走了,院長一生氣也走了。”旁邊的人低聲道。

“院長就在裡面,你還不知道吧,剛剛內科的陶老師和兒科的於老師差點在樓下打起來!”

小會議室內。

此刻,陶冕和於鑫正相對抱胸而坐,向兩側撇開頭避開對方的視線,前臺護士汪雨萌坐在陶冕的一側,低聲掩面抽泣著。

“患者家屬直接報的就是孩子16歲,這怪我嗎?”汪雨萌委屈道。

“患者到底幾歲,你們前臺在掛號錄入資訊的時候不應該弄清楚嗎?而且,那孩子那麼小,像是16歲的樣子嗎?你判斷不出來嗎?你們這樣不清不楚地把本來應該是我們兒科的患者分去內科已經不止一次了吧?這是故意偏袒他們嗎?”於鑫的一串責問讓她啞口無言。

何翊伸手製止了於鑫,示意別太激動,她前傾的身子這才慢慢收了回去,悶悶地靠在椅背上不說話了。

剛才來時,夏雨彤已經告訴了他事情的始末緣由。起因是一名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家屬拿著內科的處方單誤打誤撞地進了兒科的診室,於鑫正納悶著剛剛沒有接診過這名患者,卻突然看到單子上寫著患者的年齡是14歲,又是內科接診的,一股無名的火氣“嗖”地一下從心底升起。

這又要從今年年中濟德堂公佈的改革方案說起。在這之前,內科和兒科是作為整體一個內兒科團隊來管理的,但有些醫生一直不滿意,多次找何翊和夏雨彤反映,院裡這才決定把兒科和內科按照像大醫院一樣的模式徹底分開。同時,何翊和夏雨彤與張遠東商量後,把兒科的接診範圍定在14歲及14歲以下。

但是,濟德堂門診不同於醫院之處是,在前臺掛號時,護士靠患者口述的名字和年齡來錄入系統、列印號碼條、導引科室,而只有到診室中醫生問診後開方時,才需要患者出示身份證,更進一步地錄入生日等具體資訊。這就造成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弊端:在錦城,人們習慣了說孩子的虛歲,比如14歲零幾個月,家屬直接說成15歲或16歲,護士自然而然地會幫患者掛上內科的號,但等開處方時,內科醫生又會發現所謂的“16歲”,不過是一個週歲14歲的兒童。但木已成舟,又不能讓患者再去隔壁兒科重新走一遍流程,就只能算是內科的患者,計入內科的業績。這樣的情況出現過不止一次。

事關內科和兒科醫生們的業績,而業績又和工資直接掛鉤,也難怪矛盾會激化到這個地步,季曉霜心想。

“哦,那你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內科聯合前臺一起搶你們的患者嘍?”陶冕的眼睛瞪得溜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