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面試者大多數都是從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跳槽而來,有些是與原單位或領導之間有矛盾,有些是因為家庭原因想找一個不需要值夜班的單位,還有一位資深醫生奔著高薪而來,何翊在問她對於目前濟德堂的發展有什麼建議時,她給出了不少切實的想法,就連夏雨彤聽著也陷入了沉思,何翊當即便敲定了面試透過。
季曉霜不禁想起自己當年去醫院應聘時的場景,即使有那麼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當那些人看見她的簡歷上寫著護校出身,是後考的執業醫師證時,便立刻搖了搖頭表示拒絕。她以前總在想,醫生這樣一個技術行業,究竟該以什麼作為衡量標準?
後來她想明白了,也許他們這批個體門診醫生與主流從業者有著根本上的差別,無論是行業分工亦或是發展方向。如果說醫院更多地承擔了治療危重症患者的責任,那個體門診就像是生活中最常見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像感冒、發燒、咳嗽這些常見疾病,一般沒人願意跑到人比火車站還多的大醫院去排隊掛點滴。
她記得何翊說過一句話:“醫院靠的是技術,而我們靠的是服務。”即使大醫院每天人流如注,排號還要等上幾個小時,但醫生的技術擺在那裡就是硬道理——你愛看不看,有多少人搶著來看病呢。而對於個體門診,情況就全然不同了,基數大、門檻低、限制多、好醫生少,每一樣都足以成為發展的桎梏。何翊洞若觀火,很早就看清了這一點,這些年他格外注重門診環境的舒適度和醫護人員的培訓,四處奔波吸納賢才,時刻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因此,濟德堂這幾年的發展情況蒸蒸日上,在錦城的個體門診中一騎絕塵。
“下一個。”
思索間,最後一名面試者走了進來。這是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孩,身上穿著略顯不合身的西服,他瞥了一眼季曉霜和何翊,又迅速低下頭移開視線,表情略顯窘迫。
“請開始你的自我介紹。”何翊道。
“各位老師好,我、我叫李易河,是錦城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之前在臨市的中心醫院工作過兩年。”
“又一個錦城大學醫學院的。”
“今天的高材生還挺多。”後面的醫生竊竊私語道。
“我來到濟德堂就是想向各位老師學習,認真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重、重新開始!”他直了直腰板,略微提高了聲音。
何翊微微皺眉道:“你之前是在中心醫院工作過,後來為什麼離開了?”
像是被戳中了心事般,李易河的臉色瞬間變白,結結巴巴道:“我……那邊的環境不太好。”
“可我記得,臨市的中心醫院剛建成沒幾年,環境和福利制度都是出了名的好。”
“其實……”他突然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悶悶道,“對不起,其實是因為一年前的一次過失,我……但是……”
“抱歉,你可能……”
“能談一談那次經歷嗎?”何翊剛要開口拒絕,卻被季曉霜打斷了,他詫異地看了她一眼,卻沒有說話。
“我、我可能……”李易河的手死死地攥著衣角,嘴邊的話像是被堵住了般,一句也說不出來。
“但人不能一直迴避,說出來也就放下了。”季曉霜目光灼灼,眼神裡有種隱隱的迫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