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入睡時,元岐又發給她一版之前商討過的配方,兩人檢視確定了無誤後,將作為明天會議上的資料同步給大家。
翌日。
會議室內,依舊配上是簡潔明瞭的PPT,元岐將前段時間新找到的古方在眾人面前詳細推敲了一遍,又闡述了與舊有配方組合的理論可行性,以及各種藥物的精細配比,最後說了一句“就研發的第一階段來說,我們這邊能做的已經做完,更為確切的配方和配比還要等一期臨床試驗階段後,根據受試者的反應不斷最佳化調整。至於其他的,就是雲衡製藥那邊要解決的事了”。說罷,他看向了季曉霜。
季曉霜點了點頭,接過話道:“這些就是我和元老師經過多次討論後確定下來的最終版配方,此前已經與錦城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顧平詳細研究過,確定無誤,大家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疑問。”
眾人沉思了半晌後,中醫科的方醫生率先開口道:“首先我對目前的方案並沒有意見哈,但是有個小小的疑問。拋去在消腫方向上的外敷,就內服的兩個方向退熱和消炎止咳來說,濟德散的用藥是不是有些過於保守了?”
“你詳細說說。”何翊道。
“我知道我們濟德散在研製配方時,秉持著既見效又溫補、把對人體的損傷降到最低的原則,但作為一種主要效用是治療的藥來說,僅僅依靠忍冬和其他幾味藥材來達到正常成效,是不是有些過於勉強?”
另一位王醫生道:“比如消炎止咳這裡,主要是忍冬和蒲公英,我覺得完全還可以加入一味有同樣療效的魚腥草,並且提高三者的含量,這樣不僅效果好,還能比市場上同類藥品的見效速度快。”
“不僅是這裡,在退熱方向上還可以在現有的忍冬、連翹、大青葉中加入大量的地骨皮,效果也會更好。”方醫生又補充道。
“嗯。”元岐先看向方醫生道,“你的顧慮其實並不存在,一種藥物是否能達到正常效果,與其所含藥物種類的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看的還是藥物成分配比是否妥當。”
他又看向王醫生道:“我在一年前濟德散專案啟動時,就向大家明確傳達過一條理念,那就是濟德散要在保證人體功能受到較小損傷的前提下追求見效速度。剛剛兩位的建議很好,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像忍冬和蒲公英以及目前配方中所含有的另外幾味藥物都屬寒性,如果再加入地骨皮和魚腥草這些同屬寒性的藥物,那麼目前配方中建立起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簡單來說,見效的確更快更好,但卻是以提高副作用為代價的。屆時,濟德散與目前市場上那些一味求效用而不顧對患者身體損傷的藥也沒什麼分別了。”
“而且寒性藥物最忌脾胃虛寒者使用,如果再加入魚腥草一類的藥材,只怕一部分受試者在臨床試驗階段就會有很大的反應,即使有一些身體較為強健的,還是會留下虛寒症的隱患。”季曉霜道。
何翊擺了擺手道:“其實,我覺得方老師和王老師說得並沒有錯,既然效果好,何樂而不為?”
“不,老何,你可能剛剛沒有聽懂我們的意思……”
“我聽懂了,就是如果加入新的藥物成分會打破現有的平衡,但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打破再重建平衡才是正確的做法。”
“老何,事情哪有你說得那麼簡單。你已經離開一線多年,有些事情可能不太瞭解,並不是說加入藥物對人體多損傷一分,再加量用另外幾種藥物就可以補回來,任何藥物的功效都是有限度的。況且,有很多損傷是不可逆的。”季曉霜語重心長道。
“正因為功效是有限度的,所以損傷也是有限度的,哪裡存在像你想象中一樣恐怖的後果?”何翊反駁道。
“你鑽進牛角尖了,好是有限度的,但壞哪裡有限度呢?損傷所造成的風險和後果,最後還不是由醫生和患者共同承擔?”
“曉霜,這個問題怕是你鑽進牛角尖了。我們畢竟是研製一種治療作用的藥物,如果不能很好地突出效用的話,終究會被市場淘汰。”
“效用上目前的配方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啊。”季曉霜攤了攤手。
“如果能做得更好,為什麼不呢?”
於是,繞了一圈,兩人的爭辯又回到了起點。
“看來我剛剛是白說了……好,那我直接表態,我不贊成輕易改變現在的配方。”季曉霜道。
“我認為需要再調整配方,如果你害怕承擔風險,也可以選擇不和大家共進退。”何翊堅決道。
“何翊。”元岐皺著眉,眼中閃過一道寒芒。
另外幾人都愣住了,大家還從未見過一直以來被炒作CP的兩人劍拔弩張。
季曉霜睜大了眼睛,她沒想到何翊竟然會說出這種話,這好像是他們認識以來屈指可數的爭吵。
半晌,她深呼了一口氣,冷笑一聲道:“好。”
季曉霜拿起包,踩著高跟鞋,轉身便走出了會議室,絲毫沒有停留。
何翊坐在座位上沉默了幾秒,黑著臉沉聲道:“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