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從繫結科技遊戲開始

第31章 概念變成成品

無法採用其他的畫素排列,這使得公司所生產出來的oled螢幕採用的是2Ln1排列方式。

這種排列方式還有個非常熟悉的名稱叫做小黃鴨排列。

這種排列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儘可能的減少螢幕的老化,但是最大的缺點則是顯示效果過於偏色。

就比如說公司目前所生產出來的螢幕在正面觀感上特別的發紅。

低畫素,色準差!

甚至這款oled螢幕的顯示效果還遠遠的,比不上公司所生產的LCD螢幕。

陳通看著檢測報告和螢幕,整個人都有些麻了。

好訊息!公司能夠生產oled螢幕了!

壞訊息!公司生產的oled螢幕還不如公司生產的LCD螢幕。

現在陳通頭疼的問題是該如何銷售公司生產的oled螢幕。

畢竟一款oled螢幕不算人工和前期投入,不算工廠的運輸費用和打包費用。

一塊螢幕的成本就要198元!

這也就意味著公司需要將螢幕定價至少在250元才不會虧本。

叄鑫和GL兩家螢幕面板廠商在近兩年也開始逐步的將供應鏈的螢幕出口到國內廠商。

這些供應的oled螢幕基本上是三年前水平,甚至很有可能是兩家廠商留下來的庫存。

但是不管怎麼說,即便螢幕是三年前的水平,其顯示效果等各方面都能夠完全的吊打公司生產的oled螢幕。

而兩家公司的螢幕報價基本上是三百元到四百元之間。

這也基本上釘死了華騰微電子oled螢幕得報價。

報價低於三百元!

甚至陳通想要其他廠商能夠接受自家公司的oled螢幕,還需要貼著成本去賣。

對此陳通還是想要去試一試。

陳通特意將公司生產的工程螢幕發給了其他各家廠商。

各大廠商當收到華騰微電子送來的工程屏之時也吃了一驚。

oled螢幕!華騰微電子竟然也能夠生產oled螢幕!

國內的第一款oled螢幕其實在2003年便在水木工程實驗室設計出來。

後續在2008年信諾也和水木大學合作建立了國內的第一條oled螢幕生產線。

目前國內能夠生產oled螢幕的廠商倒是有,只不過產量非常稀少。

現在國內所生產的oled螢幕唯一的門檻則是柔性oled螢幕。

按照歷史發展這條門看最終將在一年後被東方正式突破,這也是國產oled螢幕崛起的關鍵點。

而各大廠商雖然驚訝華騰微電子能夠生產出oled螢幕,但也只是驚訝而已。

在看完工程螢幕和相對的測試結果之後,幾家廠商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華騰微電子的合作請求。

收到各大廠商的回覆,陳通整個人都變得沉默起來了。

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最讓陳通感到挫敗的一次。

華騰微電子好不容易能夠生產出oled螢幕,公司卻無法賣出去oled螢幕。

停止生產!

陳通當機立斷的選擇停止生產oled螢幕!

現在公司才生產一天,開啟的產線也就只有三條,公司所生產的螢幕面板也才6000塊而已。

算上硬體成本也就118.8萬!

若是公司再繼續生產的話,到時候只會虧得更慘。

廠房和生產線還可以留著,等到公司將螢幕技術升級之後再繼續生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