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兵變,那麼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李隆基開明神武,可是上位時依舊有無數人頭落地,而作為為其出謀劃策的張初三,其實也就是間接的殺手,即便張初三如今已經不算是僧尼了,但是還是很難邁過心裡的這個檻……
可是一直到如今,我還是很疑惑,那就是為什麼李隆基要修築樂山大佛?即便這是張初三指使的,可是意義究竟在那呢?要知道樂山大佛內部雖然宏偉,可是和那所謂的九世銅蓮可沒有什麼關係呀。
忍下心裡的疑惑,我繼續看向眼前的畫面,此刻場景一轉,畫面中出現的依舊是那個庭院,只不過此刻裡面的情況有些不對,因為庭院中跪滿了身穿黑色鎧甲的死士,而李隆基此刻身披金甲,他站在張初三的面前,恭敬道:“恩師,全都已經準備好了,是成是敗就全看今夜了。”
張初三點了點頭,說道:“羽林軍和萬騎軍那邊你都準備妥當了?”
張初三話音剛落,從人群中就走出三名身穿銀甲的大將,他們跪俯在張初三的面前,齊聲道:
“末將萬騎軍果毅校尉葛福順拜見大師!”
“末將萬騎軍果毅校尉李仙鳧順拜見大師!”
“末將萬騎軍果毅校尉陳玄禮……”
張初三點了點頭,接著他看向李隆基,說道:“有他們三個相助,今晚應當不會有什麼意外了,但是,隆基你答應我,千萬不可傷及無辜。”
“好!”李隆基想了一會,承諾道:“除了韋后黨羽,我不會牽扯其他人的。”
張初三沉默了一會,隨後才揮手道:“也罷,如今朝綱已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對韋后恨之入骨,如今大勢已成,能不能騰飛而起就看你自己的了。”
李隆基一拱手,接著就率領庭院中的死士直奔大明宮而去,因為今晚宵禁,所以各條街道上皆不見行人,隨後只見許多宅院中紛紛湧出無數身穿黑甲的死士,他們在通往大明宮的朝鳳街上匯聚成一股黑色的浪潮,在為首李隆基的帶領下,猶如旋風一般的向大明宮捲去。
大明宮最外圍的宮牆上,一些羽林軍在上面不斷的來回巡邏,只不過看他們的臉色皆有些焦急,彷彿在等待著什麼一樣……
接著,有人看到遠處的街道忽然閃了三下亮光,接著那人招呼左右的同伴,當負責看守宮門的校尉前來看了一眼後,他從牆頭抽下一支火把,隨後走上城樓把火把扔進了面前的一口大油鍋之中。
一瞬間,城樓上便升起了一堆熊熊大火,接著所有看到這火光的人都從懷裡掏出一張黑布,裹到自己的口中後,才紛紛拿起武器走下宮牆。
宮城的城門被開啟後,無數黑色甲士從外面湧了進來,接著在守門羽林軍的協助下,向大明宮深處攻去。
這一天,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在李隆基的帶領下,葛福順突襲羽林營,殺韋跨、韋播、高嵩,策反了羽林軍,並攻入玄德門,李仙鳧亦引兵攻入白獸門,於三更會師於凌煙閣,李隆基引兵入稱:“韋氏毒死先帝,陰謀危害社稷,今晚應該要一起誅殺諸韋。”守衛內宮的武士紛紛倒戈響應,韋后逃入飛騎營反被斬首,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人也陸續被殺。
隨後洛陽城內展開了一場大清洗,為了搜尋韋氏集團的成員,洛陽全城凡是身高長於馬鞭的男子都盡數被處死,而且不時還有心術不正計程車兵結伴在全城燒殺搶掠,一夜之間洛陽這張絕代畫卷被染成了血紅色,根據野史記載,洛陽城內沾染在街道上的鮮血用了三天才盡數洗去,全城已無一個‘九尺男兒’,史稱“唐隆政變”。
最後,畫面中洛陽成陷入一片士兵手舉火把組成的火龍之中,城內各處不時傳來慘叫,最後畫面越拉越高,最終消於一片混沌之中。
看到最後滿城大搜殺的時候,我心裡不禁微微一嘆,不管這李隆基是有意還是無意,但最終都辜負了對唐代張初三的承諾,想必知曉真相的唐代張初三知道後,心裡會更加落寞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