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號,青州市聯合舉辦的市運賽上,運動員陳業,在百米短跑專案半決賽中,跑出了9.99的優異成績。
這同時也是我國第三位,進入10秒以內的百米運動員,這位來自青州市本地的陳業,用自己的成績展現了……”
自從下午遇見那位青年過後,幾名健身男子就再也沒有心思待在健身房了。
在餐廳“享用”著高蛋白的健身餐,同時在手機中刷出了陳業的新聞。
“這不是剛才那小夥嗎?”
大個子將手機直接拍在桌上,另外幾人把頭放低簇擁過來。
“真是,真是他!”
“怪不得他身體素質這麼牛逼,原來本身就是運動員!”
其中一人以此為藉口,想要用來欺騙自己,不是人人都這麼優秀的,心裡的落差才減弱幾分。
“雖然舉重硬拉和短跑這兩種專案算得上不沾邊,但也同樣吃爆發力。
力量能達到這個層次,能跑出9.99也不意外了。
能跑出百米9.99秒的成績,有如此力量,更加不意外了。”
這樣安慰著自己,他們心中的挫敗感,好了許多。
……
陳業從健身房離開的時候,就是在前往餐廳的路上,如果按照正常來說的話,他會在餐廳碰見幾人。
但此時的他,心中正琢磨著剛才的一些細節,所以匆匆打包了點食物就回到酒店了。
“太極的鬆勁,巧勁,這種並非是空談,也並非是噱頭……”
回到酒店的陳業一邊吃飯一邊思考,他發現自己修煉的太極,實際上並非花拳繡腿。
也不僅僅是能夠加速自己身體數值提升速度,還有強身健體這般簡單。
隨著進入深層意蘊的時間更長,沉浸其中,將其中的一些精髓有所領會。
這就造成了,他剛剛在健身房完成的那種狀態,整個人看似放鬆,實則蓄勢待發,利用這種技巧,將身體的力量向外發揮最大化。
很多時候,太極讓他領會的,不是那些招式,而是其中蘊含的道理,發力的技巧。
懂得如何發力,和自身擁有多少力量應當同樣重要。
所以181公斤,是他能夠釋放出來的最大拳擊力量。
他也知道,在同體量級,已經堪稱無敵。
同時,經過方才對於發力技巧的體會以及實際使用,陳業有延伸拓展的想法。
剛好目前在百米短跑當中,接近自己的瓶頸期了。
強行將反應時間變緩,對於一個反應速度太快的人。
絕對是一種煎熬,並且短時間內不可實現。
所以起跑的方式,依然還是要經過兩重關卡,這個暫時不能變動。
明天嘗試將放鬆繃緊這種海浪式發力技巧,融入跑步上。
在確保名次的情況下,實驗一下。
放鬆,繃緊,放鬆,繃緊,陳業在酒店一次又一次嘗試著這種狀態。
結束了對青工大隊員們的訓話叮囑,並且擺脫了那一群如同蜜蜂一般。
突然湧出來的媒體,以及面對眾多同行對他的奉承問好和恭喜。
順帶替陳業解決了許多打擾的煩心事的劉國慶,拖著一身疲憊回到了酒店房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