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書、賣書,本也是陳敘所欲。
在客棧的房間中,陳敘直接與崔家、寧家簽訂了售書協議。
崔家印書坊最多,擁有時下最先進的活字印刷術。
坊中活字又都以秘製藥水浸泡過,與尋常書坊不同,解決了活字容易模糊、開裂、變形等眾多問題。
印刷效率極高,遠超同行。
但崔雲麒卻說:“陳兄的詩賦文稿,我是必定要令人做成雕版的。
今日先印千冊,來日再印萬冊。十套百套雕版同時印製,日後莫說是千冊萬冊,便是十萬冊都定然不成問題!”
這基本上是不計成本了。
眼看崔雲麒一副頭腦發熱的樣子,寧家的嫡長子寧星卻說:“實在不必如此,如此張揚靡費,料想也非陳兄所喜。
依我說,做個十幾二十套雕版也儘夠了。
我寧家在整個天南七府中共有書肆二十九家,茶館雖未出雲江府,但每縣也至少有一家。
崔兄你與其將大量精力成本花費在雕版上,倒不如多開幾家書肆?”
得了,又互相打壓上了。
陳敘真是哭笑不得。
他主動參與討論,快刀斬亂麻,最後定下方案,崔家只需刻制五套雕版就好。
別看一下子就從幾十套腰斬到五套,事實上時下絕大多數書籍,在同一家印書坊都至多隻能擁有一套雕版。
試想尋常一冊書百頁起算,每頁都要雕版才能成套,那一冊書得擁有多少雕版?
雕版又厚重,再多來幾套,不論雕刻還是儲存都是大問題。
崔家書坊還是以活字印刷為主,許多書籍甚至連一套雕版都沒有。
陳敘這兩則小故事合成一冊《俠客行》,所幸裝訂不厚,一共只有五十幾頁,多來幾套雕版倒也不費事。
最後三方議定,新書先印三千冊,定價200文一本,陳敘分潤三成作為稿酬。
至於寧家再從崔家書坊購書賣書,該如何出價,如何分成,這就是寧家與崔家之間的事情了。
陳敘拿到售價的三成做稿酬,實際上是崔雲麒再三讓利之故。
因為這裡只算了售價,根本沒算崔家印書的成本。
不過這種程度的示好,陳敘尚能接受。
崔雲麒躊躇滿志說:“三千冊而已,僅僅只是開端。陳兄,不說其它,單隻因這一首俠客行,此書便必定火爆雲江!”
他對《俠客行》喜愛到甚至痴迷,只覺得這首詩每一字每一句都完全擊中了自己的靈魂。
讀過此詩,從前無數詩文便都成了木絮蠟灰,思之索然無味。
陳敘微笑不語,只要給足時間,《俠客行》又何止是能火爆雲江?
有此帶動,兩則造畜小故事也應當是要逐漸傳遍天下。
而同時,造畜故事的傳播不僅僅能完成陳敘對小鬼的承諾,食鼎天書對此也有明顯反應。
【你以烈火烹人魔,世人謂之精彩。】
這一樁“烈火烹人魔”,是有長尾效應的。
如今俠客的事蹟才剛剛被眼前眾人傳播討論,讚歎欣賞,陳敘這裡就零零散散收到了二三十個贊。
等以後造畜與俠客的故事傳播得更廣,想必這點贊還能源源不斷,迢遞而來。
至此,陳敘總算是真正給自己開闢出了第一條“保底點贊”之路。
不過,“保底點贊”終究是有限制。
陳敘分出一縷心神細查了一下食鼎天書,發現像這樣的“保底點贊”,首先存在距離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