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考場中。
格外在意陳敘的,又何止是羅文煥?
如莫懷璋、寧思愚、周謙、宋承業等人,誰又不曾在意陳敘?
崔雲麒同在考場中,此時也想到了陳敘。
若論作詩,在場所有考生,包括鑑星臺上那些高高在上的考官,又有幾人能與陳敘一比?
只怕是,一個都沒有罷。
思及此,崔雲麒頓時底氣大增,胸中湧起一股說不出的激昂之意。
此時此刻,他雖與陳敘相隔不知多少號舍,但畢竟他們是在同一考場。
同考場中,曾經名傳於世的才子不知幾多。
可是任你如何才驚一方,今時今日,也終將在陳敘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便如他崔雲麒當初,何其自負,何等目下無塵。
可最後,不還是因為與陳敘一場比鬥而道心崩塌?
今時今日,終將有人體會他曾經滋味。
然而今時的崔雲麒,又早已不再是當初的崔雲麒。
他幾番歷練,心境穩固。
知深淺,明進退,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天下,舍陳敘,與他崔雲麒,又見幾多真才子乎?
崔雲麒人在小小號舍中,此時卻竟是顧盼生雄,似已傲視天下庸碌,自有矯然不群之意。
他看過詩題,而後提起筆來,信手寫詩。
詩題曰:賦得“田園山水”,或擬“豆棚瓜架”,或見“一犁春雨”,或為“採菊東籬”,意象不限。
限七言,韻“微”。
原來今次的詩題是,田園詩!
田園詩不難,如今的讀書人又有幾個沒寫過田園詩?
況且今日的詩題還不限意象。
但問題是,它限七言,還限韻腳。
大黎朝的讀書人,但凡有志參加科舉,日常都會作詩積累。
如田園詩、節氣詩、詠物詩、山水詩等等,都是時下讀書人常選題材。
日常咬文嚼字、仔細推敲,做得百十首,熟記在胸,真到了考場上便不至於手忙腳亂。
總有一些詩題能夠靠攏、套用。
然而可惜的是,今次的詩題,它限韻腳。
韻腳一限,難度便大大增加了。
崔雲麒輕嘆一聲,嘴角卻噙著笑。
他沒有詩成青煙的本領,卻也從來不懼寫詩。
詩曰:春耕。
“新秧出水綠初肥,
戴笠農人踏月歸。
最是黃鶯知節氣,
隔林頻勸早鋤微。”
崔雲麒一氣呵成,寫完整首詩。
末了,他看著自己白色捲紙上墨色的詩句,一時卻是有些怔愣。
這一篇信手寫來的七絕詩,居然言語清麗,畫面生動,且又切題且景,竟算得上是他近些年來寫得最好的一首田園詩。
可見人的心境何等重要。
他此時經歷連番閉關,又實實在在地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參透了浮名虛妄。
今次參加鄉試,他的目標也不是解元,而只是解元之下的第二名。
因此他情緒放鬆,便連寫詩都有種信手拈來的從容。
而越是如此,這首詩便反而寫得不錯。
竟可以稱得上是崔雲麒半生之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