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臉色更是驟變。
顯得異常緊張。
而伏念、顏路等人則緩緩點頭,神色平靜如水。
對於墨家的覆滅。
他們並不感到惋惜或同情。
在他們看來。
墨家公然與帝國作對。
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儒家一直秉承著公平公正、以禮待人的原則。
不偏袒任何一方。
也不捲入任何紛爭之中。
這正是儒家能夠在亂世中屹立不倒、得以存續至今的生存之道。
伏念拱手示意,恭賀道:“那就恭賀侯爺大獲全勝,為民除害了。”
然而。
下一刻。
秦雲卻突然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而冷峻:“解決墨家漏網之魚只是其一,這其二嘛……據本侯所知,當初幫助這幾隻漏網之魚逃離機關城的人裡面,好像就有你儒家的人!”
此言一出。
剛剛還神情輕鬆的儒家眾人頓時臉色大變。
畢竟。
這話可不是隨便能說的。
一旦坐實。
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大罪!
伏念當即笑著開口,試圖化解這緊張的氣氛。
“怕是侯爺誤會了吧?”
“我儒家弟子這些天一直都在小聖賢莊內潛心研讀經史子集,遵循著聖人的教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未外出過半步。”
“小聖賢莊規矩森嚴,弟子們每日晨鐘暮鼓,勤勉不輟,更別說去到千里之外的機關城,捲入那等紛爭之中了。”
“這其中,想必是有些什麼隱情或是誤會,還望侯爺明察。”
顏路也在一旁微微頷首,溫和地補充道:“侯爺,儒家向來以禮義仁智信為本,行事光明磊落,斷不會做出此等助紂為虐之事。”
“還望侯爺莫要被一些不實之言所誤導。”
其他儒家弟子們雖心中緊張。
但也紛紛挺直了脊樑。
目光堅定地看向秦雲。
試圖用他們的態度來證明自身的清白。
秦雲目光如炬,在眾人臉上緩緩掃視一圈。
嘴角微微上揚。
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玩味。
“本侯自然希望這其中有誤會,但此事證據確鑿,並非空穴來風。”
“那逃離之人曾親口供出,有儒家裝扮之人暗中相助,這才使得他們能夠順利逃脫。”
“若此事與儒家無關,那這供詞又作何解釋?”
伏念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說道:“侯爺,僅憑一人之言,恐難斷真偽。”
“或許此人是為了脫罪,故意攀咬我儒家。”
“還望侯爺能給我儒家一些時日,待我們自行查證,若真有弟子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我伏念定不姑息,定會將其交由侯爺處置,以正儒家門風。”
秦雲聞言。
嘴角微微下撇。
眼神中閃過一絲不耐。
而後緩緩搖頭:“本侯沒那麼多時間給你們。”
接著。
他直接轉頭看向張良。
“既然你儒家的人這麼沒擔當。”
“這樣,本侯便給你們一個機會。”
這番話,雖是面向眾人所說。
但那話中的重點、那話裡話外的指向。
分明就是說給張良聽的。
張良自然聽出了秦雲話中的深意。
他的眼神微微一凝。
但面上依舊保持著鎮定。
“你儒家與帝國來一場以劍論道。”
“三局兩勝。”
“若你儒家勝了。”
“本侯便不再追究此事。”
“但倘若你儒家輸了,”
“你們三人選出兩人隨本侯回京。”
“從此以後,入朝為官!”
“為帝國效力,不得再有二心。”
秦雲的話。
如一把重錘狠狠砸落在他們心上。
讓儒家所有人臉色皆然一變。
就連一向鎮定自若的伏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