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上課的時候,謝老師樂呵呵的走到了教室裡面。
“老師,這節課上科學~”陸鳴笑著提醒道。
“今天下午不上課!”謝老師揮了揮手,“咱們秋遊去怎麼樣?!”
“哇哦!!!”
話音未落,教室裡面就響起了孩子們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謝老師站到講臺上做了一個噓聲的手勢,在孩子們稍稍安靜下來之後,笑著說道:“小點聲,要是被其他班聽見了,該羨慕咱們了。”
說完,朝著外面擺了擺手,“出去站隊,咱們出發!”
一群人很是自覺的在教室門口站成了兩列縱隊,在謝老師的帶領下浩浩湯湯的朝著校外進發。
路過二年級的時候,陸鳴剛好發現王浩抻著頭往外看,當即就做出了一個幸災樂禍的表情。
看的王浩一陣牙癢癢。
“老師,咱們去哪兒啊~”
謝老師在前面領隊,陸鳴也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快走幾步靠近謝老師,笑著問道。
“咱們去找化石怎麼樣?”謝老師說道。
陸鳴稍微想了一下,接著便說道:“是去石林嗎?”
“真聰明~”
距離學校兩三公里的地方,有兩座連在一起的小山丘,因為形狀酷似馬鞍,所以被當地人叫做馬鞍山。
馬鞍山最出名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石林,另一個則是關於狐仙的傳說。
而這次謝老師帶著孩子們秋遊的目的地就是石林。
徒步走了半個多小時,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馬鞍山。
“同學們,這裡就是馬鞍山了,大家都熟悉吧?”
隊伍在半山腰的一處平地上停了下來,站在這裡剛好能夠把整個馬鞍山的景色盡收眼底。
“我家就在山腳下!”一個小姑娘說道。
“我經常到這裡玩!”孫凱說道,說著還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山體,“那個就是石林!”
順著孫凱手指的地方看過去,是一個均勻整齊的橫切面,好像山丘被一把鋒利的刀子切成了兩半,一半消失在歲月中,另一半則是矗立在原地記錄著歷史。
攝影師刻意調整了一下焦度,讓整個石林能夠十分清晰的展現在直播間裡面。
【好傢伙,著就是石林?】
【這怎麼還一條一條的石頭?】
【這個地方好有趣啊,是人為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啊?】
這個奇怪的地質現象一下子就引起了直播間裡面網友的好奇。
而此時,謝老師也發問了,“誰知道這個石林是怎麼形成的呀?”
“我老爹說,這個地方是古往今來就有的!自然形成的!”孫凱舉手說道。
陸鳴想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我老爸也講過,是很久很久以前,岩漿入侵了這座山,然後冷卻凝固之後,才形成了這種有條理的石頭,因為每一根石柱都筆直挺拔,排列的又十分的緊密,所以就被稱為石林。”
“陸鳴同學回答的是正確的。”謝老師點點頭,緊接著又問道,“那你知道這形成石林的石頭,是那種岩石嗎?”
顯然這是一個超綱的問題,再書本里面是學不到的。
至少要到初中的時候,才會接觸到岩石的分類。
話音剛落,還不等陸鳴開口,杜超就迫不及待的說道:“我知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