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香坊的生意如日中天,長安城朱雀大街的總店前,車馬如龍,達官顯貴們爭相搶購新制的香膏。林琉璃坐在二樓雅間,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指尖輕輕叩擊著檀木桌案。自解決香料危機後,她不僅穩固了中原市場,還將生意拓展到了周邊諸國,琉璃香坊的名號,已然成為了商界的金字招牌。
然而,樹大招風。朝堂之上,關於林琉璃的議論聲漸漸多了起來。早朝時分,禮部尚書王大人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長公主一介女流,卻能在商界披荊斬棘,其經營的香料與鹽商生意,極大地充盈了國庫,於我楚國經濟發展大有裨益,臣以為,應當給予她更多支援,樹立楷模,以激勵更多商戶!”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戶部侍郎也上前說道:“王大人所言極是。琉璃香坊每年繳納的賦稅,佔國庫收入的十之一二,如此功績,不可埋沒。”
但很快,反對的聲音響起。御史大夫李大人皺著眉頭,神色憂慮:“陛下,長公主商業影響力過大,已隱隱掌握楚國經濟命脈。更令人擔憂的是,她夫君蕭奕手握軍權,若是夫妻二人聯手,恐會對朝廷造成威脅。自古以來,權臣勢大,禍亂朝綱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得不防啊!”
此言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眾官員議論紛紛,分成兩派,各執一詞。皇帝坐在龍椅上,神色陰晴不定,心中的芥蒂也愈發深重。他望著下方爭論不休的群臣,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沉聲道:“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訊息很快傳到了林琉璃耳中。那日,她正在制香閣除錯新香,聽聞此事,手中的琉璃瓶微微晃動,幾滴香液灑落在案上。蕭奕得知後,連夜從軍營趕回,看著妻子緊鎖的眉頭,心疼不已:“琉璃,莫要憂心。這些朝堂之事,交給我來處理。”
林琉璃搖了搖頭,目光堅定:“此事因我而起,我不能置身事外。朝堂對我的猜忌,歸根結底是對我們夫妻二人勢力的擔憂。我們若不能妥善處理,恐會招來大禍。”
夫妻二人徹夜長談,商議應對之策。最終,他們決定主動出擊。林琉璃先是上表朝廷,請求將琉璃香坊每年利潤的兩成,捐獻給朝廷,用於修建水利、興辦學校。她在奏摺中寫道:“臣婦雖為商賈,卻也深知家國大義。願盡綿薄之力,以報陛下隆恩。”
與此同時,蕭奕也在軍中做出表率,主動削減了部分軍權,將一些無關緊要的軍務交由其他將領負責。他還在朝堂之上,當著眾臣的面,表明心跡:“臣深受陛下信任,掌領軍權,只為保家衛國。臣與妻林琉璃,對陛下絕無二心,願以性命擔保!”
然而,這些舉動雖然贏得了部分官員的認可,但仍有一些人對他們心存疑慮。一日,皇帝突然宣林琉璃入宮。林琉璃身著素色羅裙,踏入金碧輝煌的宮殿,心中雖有些忐忑,但面上卻依舊鎮定自若。
皇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上下打量著林琉璃,半晌才開口:“長公主,你如今生意做得這般大,可有想過,若是有一日,朕要收歸國有,你當如何?”
林琉璃心中一驚,卻很快恢復平靜,她跪地叩首,朗聲道:“陛下,琉璃香坊能有今日,全賴陛下庇佑,百姓支援。若陛下認為收歸國有於國有利,臣婦定當遵從。但臣婦斗膽進言,商賈之道,在於靈活多變,朝廷若強行干預,恐會適得其反。不如讓琉璃香坊繼續經營,每年多繳納賦稅,為朝廷分憂,如此,於國於民,皆是好事。”
皇帝聽後,陷入沉思。林琉璃的坦誠和見解,讓他心中的芥蒂稍稍減輕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