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準備逃荒,掌家後孃囤貨忙

第13章 這肉咋這麼香(求票票)

糧鋪已經到了關門的時候,店鋪夥計已經在插門板了,舒紜算是最後一位客人。

夥計給舒紜報了糧價,“精米每鬥七十文,往年陳米每斗六十八文,稻穀每斗六十五斤,粟米每鬥三十文。客人要哪種?”

葉長安聽了糧價倒吸一口氣,拉了拉舒紜的衣角,小聲地說,“娘,太貴了。”

這糧價是貴了,一斗是斤,精米差不多要六文一斤了,舒紜算了了,如果她和兩兄妹每頓都吃大米飯,一天大概是兩斤也就是十二文,那麼一個月就是三百六十文,一年是四兩多銀。

這價格普通人根本吃不起,舒紜根本不敢想一年後這糧價會漲成什麼樣,所以她打算趁現在多買些。

“我要兩鬥精米,再要五斤粟米。”

舒紜想要給孩子們養養身體,還是吃大米好些,而粟米就是小米,營養價值也高,還養脾胃,混在一起吃。

葉長安聽見舒紜要兩斤精米,心一抽一抽的,忙向夥計擺手,“娘,咱們吃粟米就行了,精米太貴了,要不都換成粟米吧。”

有錢也不能這麼禍禍,這麼吃下去,五兩銀子很快就沒了,他們又沒有田地。

葉長樂再想吃大米飯,也知道這價是吃不起的,奶聲奶氣地說:“娘,咱們吃粟米吧,粟米也很好吃的。”

兩個孩子都這麼說了,夥計也準備全給稱粟米了,畢竟精米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這娘仨一看就是鄉下窮泥腿子。

舒紜卻堅持要精米,她安慰道:“長安長樂,你們放心以後咱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以後咱家頓頓都是大米飯。”

葉長安和葉長樂相視無言,心裡嘆氣,有夢想是好的,咱家又不是地主老爺家,哪能頓頓吃大米飯,不過不能打擊娘。

“嗯,我相信娘。”

“我也相信娘。”

舒紜一看就知道,孩子們指定不信她,算了,以後用事實讓他們相信。

走出糧鋪,拐了個角,舒紜就把糧食收到了空間,只剩下五斤粟米在揹簍裡揹著。

“馬嬸兒。”

“馬奶奶。”

舒紜和兩兄妹招呼著坐在一個關了門的店鋪門口的馬氏。

“抱歉,馬嬸兒,讓你等久了吧。”舒紜道。

“我也剛到。”馬氏還是淡淡的,手上拿了個針線包。

“馬嬸兒,你知道雜貨鋪在哪兒嗎?我想買些家用的東西。”舒紜問道。

“那得走快些了,這個時辰也快關門了。”

鎮上不比縣城人多,商業也更豐富,很多鋪子下午沒顧客就早早關店了。

舒紜在雜貨鋪裡買了兩個陶鍋,一個木盆,一個木桶,還有些碗筷。

她本來是想買鐵鍋的,鐵器是管制品,需到官府經營的店才能買到,價格也貴,不是誰都能用的上的,所以很多普通老百姓還是用的陶器做飯,雖然陶器慢熱又容易摔壞,還容易因為熱脹冷縮而破裂,但它便宜,所以舒紜買了兩個。

兩個陶鍋才十六文,一個普通的木盆就是十三文,木桶也是十三文,還有些調料、碗筷,雜七雜八加在一起花去了五十五文。

來不及細算剩餘了多少銀子,舒紜又去了鎮上唯一的鹽鋪,買了一斤細鹽,是四十五文。

這價格讓馬氏都咂舌,心裡直道舒紜不會過日子,買啥細鹽吶,普通老百姓能吃粗鹽就不錯了。但是到底是他人的錢財,她也不好開口置喙,只沉默地跟在後面。

最後他們去了賣豬肉的攤位,但只剩下不好的部位的肉,以及一切豬雜,和一根贈送的豬骨棒

舒紜也不嫌棄,豪氣的全部買下。

天色將晚,舒紜想著等到家兩個孩子肯定餓了,便在街邊了買了幾張白麵餅回去先墊巴兩口,還塞了兩張馬氏,她卻堅決不要。

舒紜想今天已經耽擱了馬嬸兒一個下午,回去之後她和守糧叔得費油燈燒火做飯,於是打算等會偷偷放幾張在揹簍裡,讓她帶回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