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里正使人去通知各家,說村口有貨郎,想買東西就自個兒去村口。
不多時,便有三三兩兩的人匯聚在貨郎周圍了。
來買東西的多數是女人,貨郎的箱子裡有她們最需要的針線、擀麵杖、刷子等日用品,還有她們最喜歡的胭脂水粉、絹花頭繩。
還有小孩子們愛的泥人、撥浪鼓、小陀螺、蹴鞠球之類的小玩意兒,即使買不起,看看也開心。
“哎喲,你這東西也太貴了,能便宜一點不?”一大姐瞧上了兩根彩色的頭繩。
“就是,這針線也比鎮上貴了兩文呢。”另外一婦人也嫌貴,說道。
“我這是小本兒買賣,真便宜不了。”貨郎說道。
那大姐輕輕扯了扯旁邊的婦人,給她使了個眼色。
那婦人立馬會意,說道:“那既然這樣,我們就不要了,回頭去鎮上買。”
大姐馬上配合著說,“就是,不要了不要了。”
兩個人作勢轉身要走,貨郎馬上著急了,“誒呀,別走啊,要不這樣吧,你們也別叫我便宜了,我送你們一個這個。”
貨郎從箱子最下面翻出來一個用大紅色絲線編織的梅花結。
那梅花結編得別緻,兩個婦人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貨郎道:“這是我自個兒編的,您看看這品相,就是賣也值半文呢,再說馬上到年節了,掛衣服上或者家裡,瞧著多喜慶啊。”
兩個婦人想想也是,本來今年就沒做什麼新衣裳,都是前兩年穿舊了的,掛個紅色的梅花結添添喜氣也好啊。於是就同意了,一個人各拿了一個梅花結高高興興地走了。
其他人見了那梅花結漂亮喜氣,也向貨郎討要。
貨郎也不吝嗇,只要買了東西的,都送一個梅花結。
村裡現在戒嚴了,村子裡的人也不想出去,眾人瞧著這貨郎做生意大方,便紛紛請他經常過來這邊做買賣。
貨郎也像是被人們的熱情打動,就跟人們約定三日之後再來,到時再帶著新鮮玩意兒來。
再說那兩個最先拿到婦人,既不是葉家人也不是王家人,而是村子裡的雜姓,就住在張麻子家不遠。
兩人拿著梅花結一路說說笑笑,路過張麻子家的時候正巧被他看見。
張麻子眼睛上有一道疤,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視力,那刺眼的紅色老遠就被他瞧見了。
“等等,你們手上拿的是什麼?”
他步履著急,神色也急切,眼上的那道疤也更顯猙獰。
張麻子為人孤僻,平日裡跟誰也不多來往,忽然主動說話,兩個婦人被嚇了一跳,連退兩步,“梅花結啊。”
“你們從哪裡得來的?”
張麻子死盯著梅花結,好像下一瞬就要搶去了似的。
“在貨郎那兒買的。”說完就匆匆走了。
張麻子還來不及問下一句,兩人就走得沒影了。
貨郎?
張麻子四處詢問,終於得知那貨郎三日後會再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