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遲媳婦。”
經葉族長介紹,她也大概知道三家的情況了。
站在最左邊的高瘦的帶著淡淡愁緒的孩子叫葉牛,今年十六歲,前些年父母患病死了,如今家裡只有一位癱瘓的奶奶和一個五歲的妹妹,是家裡唯一的頂樑柱。
中間的中年男子很矮叫葉長,大概只有一米六左右。旁邊他媳婦,都要比他高,大家都叫她高嫂子。他倆的貧困是因為家中只有一畝地,其他的地全都賣了給他弟弟還債了,弟弟死了,但他們身上仍揹著債,夫妻兩個也是到處找活做。
最後一家是個寡婦,叫張杏花。她丈夫死了,一直不願再嫁,一個人既要種田還要養兩個三四歲的孩子,著實不易,族中對她也是多有照顧。
這些人各有各的苦,但無一例外都是踏實本分,從不愛說嘴,每天只埋頭做活以求平安度日。
“我沒別的要求,只要收穫的時候每分地能收穫個一千斤就行,涼薯是種高產的作物,一分地種出一千五百多斤也不是沒可能,到時候我都以十斤一文錢收。”
這個價格是跟葉守糧他們的是一樣的。
三家人都是缺錢的,聽到這個價格有些懵了,一千斤也就是一百文,他們不知道要幹多少活才能有一百文。
“真的嗎?”說話的是那十六歲的少年。
“對,而且涼薯挖起來後要進行加工,也會給你們工錢。”
葉牛更是驚喜了,心裡已經在盤算一百多文要給家裡添置什麼東西了。
“那可有條件?”這次問話的是高嫂,她和丈夫經常在外做工,深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條件就是你們不能把果實賣給別人,而且種子是借給你們,來日還要把豆莢裡結的種子全部交還給我。”
幾人點了點頭,覺得舒紜的要求都非常的合理,種子本來就是她給的,那結出來的果實肯定不賣給別人,種子自然也是要還的。
“沒有問題的話,就在這份文書上按手印吧。”舒紜道。
葉牛幾人看了眼葉族長,葉族長心領神會地把文書上地內容唸了一遍,末了囑咐道:“可都聽清楚了上面的條款,要是違背了,可是要賠償的。”
這份文書,舒紜讓葉守糧幾人也是簽了字的。
“這……”
幾人聽到葉族長說到賠償問題,都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