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

第2357章 議和

小殷招降北庭都護府和李家談判代表團覲見大掌教幾乎是同步進行。

大掌教行營如今駐紮在晉陽府,齊州位於五行山以東,晉州位於五行山以西,可兩州並不接壤,中間隔著直隸和中州。一行人直接乘坐飛舟途徑中州抵達晉州,雖然談不上光明正大,但也絕談不上秘密。

到了此時,很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

代表團一路暢通無阻來到晉陽府,由剛剛從大真人府趕回來的徐大真人出面接待了一行人,李長歌這才得知,大掌教不在晉陽府,而是去了位於晉陽府五十里外的晉祠。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代表團又只好前往晉祠。如果說齊州那邊是歷朝歷代累次大興土木擴建聖人府邸,那麼晉州這邊就是不斷擴建晉祠。

齊玄素難得來晉州,當然要到晉祠走一趟,待到代表團抵達晉祠,齊玄素在難老泉旁的亭臺中接待了一行人。

詩仙有云:“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蕭鳴,微波龍鱗莎草綠。”說的就是此處了。

道門方面其實只有兩個人,除了齊玄素,另外一個人就是張月鹿,本就是夫妻二人在大戰閒暇之餘攜手遊覽景點,如果小殷還在,那就是一家三口,可惜小殷去了北庭都護府,並不在這裡。

不過分量足夠了,說到底,和談這件事的關鍵就是大掌教,只要大掌教同意和談,那就問題不大,如果大掌教不同意和談,不能說別人的意見沒有用,只是又能指望誰呢?

天師嗎?張家是最盼著李家去死的,不火上澆油就算不錯了。澹臺震霄應該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至於其他幾位副掌教大真人的想法卻是難說。

張月鹿雖然是張家人,但她的想法跟大多數張家人不太一樣,她更看重道門的利益。

“都是老熟人了,不必拘束,請坐。”齊玄素與張月鹿坐在面南背北的位置上,五位李家成員這才落座。

齊玄素的目光掃過幾人:“我這一路走來,總是少不了李家人的身影,在帝京道府的時候,若水參知真人是我的上級,後來到了鳳麟洲,曾與永言、天罡參知真人共事。再到西域道府的時候,丹錦是我的下級。至於漁泊,早在我進入紫微堂之前,就已經相識了。”

五人被齊玄素挨個點名,心態各不相同,李朱玉和李青奴算是心態平和,畢竟她們兩個都能算是齊玄素的人,當初李朱玉如果不跑,而是留在西域道府,那麼齊玄素也不會把她怎麼樣,說不定還會重用她。李青奴其實是安插在李家內部的釘子,自然不會驚慌。清微真人這次把李青奴派來,意味著早就知曉李青奴的身份。

至於李長歌、李若水、李天罡,就難免惴惴不安。

李長歌遲疑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開口道:“道門無論東、南、西、北、中,俱為一體,此番太一道和太平道犯下了嚴重的錯誤,為維護道門之統一,實現實質之和平,我等代表清微真人特來覲見大掌教……”

這個論調不是李長歌獨自決定的,而是李家高層商議之後的共識,總結來說,內部切割,放低姿態,承認錯誤,爭取大掌教的諒解。

這個時候再梗著脖子拿架子已經於事無補了,死要面子不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有可能招來更多的羞辱,真想要面子,那就繼續打下去,乾脆不要求和。既然決定求和,那就別再想著什麼面子。

關於這一點,清微真人不僅看得開,也彎得下腰,主動去掉了“國師”尊號,承認張氣寒才是太平道大真人,承認朝廷被改名為太一道,也承認太平道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齊玄素與張月鹿交換了一個眼神,開口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張月鹿隨之補充道:“不過不能說太平道犯下了嚴重錯誤,也不能說太一道犯了嚴重錯誤。反者道之動,應該說太平道和太一道內部的部分反動之人鑄成大錯,難以挽回。”

聞聽此言,李長歌頓時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大掌教夫婦認可了這種切割。

齊玄素道:“關於這一點,當初太上議事的時候就提到過,從一開始就棄暗投明,我們將視作撥亂反正,表示熱烈歡迎。待到開戰之後再臨陣起義,便要差上一些,只能是對其不作戰犯看待,不咎既往。若是冥頑不靈,頑抗到底,便可將其定性為道門皆曰可殺的戰犯。”

張月鹿道:“紫霄宮在不久前釋出了戰犯榜單,榜首就是大玄皇帝秦權殊,清微真人則位列第四。”

李若水不得不說道:“其實清微真人從一開始就不認同此事,只是許多時候身不由己,不得不委曲求全,如今齊州未失,應算是臨陣起義。”

齊玄素沒有糾纏:“可以算是臨陣起義,儘可能以不流血的方式為好。畢竟這是道門內戰,都是道祖的弟子。”

李家人已經看出來了,大掌教夫婦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

果不其然,張月鹿話鋒一轉:“話雖如此,臨陣起義總要有實際行動才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