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辦公人數成功突破了“十人”關卡,竟然還顯得有點擠了起來。
對於華逸塵和安茜來說,這樣的情況是令人欣慰的。
畢竟是當老闆的人,底下員工越多也算是代表事業發展越好。
只不過地盤小了點,這就成了問題。
財務部門也還需要會計和出納跟組管賬,人事部門也還需要內部行政和跟組管後勤的人。
兩人就想著,把工作室升級為公司,再把旁邊閒置的811室租下來擴充套件“青蔥歲月”的規模,然後再擴充人事、財務包括影視營銷、影視運營等部門,徹底讓基本盤成建制。
那兩人做什麼事也就輕鬆許多,也能徹底放開手腳去完成他們的事業規劃。
但是,沒錢。
影視公司要實繳300萬,算上這段時間以來的版權售賣的入賬,工作室的基本戶上也才122萬,還差178萬。
“借200萬,你給我說是共贏的大好事?”楊紅秋被這件“大好事”給整笑了。
她接著道,“以你們這版權售賣的到賬進度,差的那些錢是遲早補全的事吧,我看電視播放權一個都還沒賣掉,這才是電視版權的大頭啊,等幾個月湊出300萬不難吧?”
楊紅秋雖然不涉及電視行業,但電視行業的一些東西也很懂。
電視播放權是肉,複製權和發行權是湯,其餘雜七雜八的是殘渣。
就以小兩口目前情況而言,湯和殘渣都賣了124萬,那算上肉的錢湊成300萬那是絕對能預估到的事。
“楊姐,等不及。”安茜緩緩搖頭。
上門借錢,讓她臉色有些不好意思。
華逸塵說道:“楊姐,除了公司擴容外,還有個事。”
“你說。”楊紅秋道。
她一副聆聽故事的模樣,想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個“等不及”的情況。
“江西影影片道,有意向投資我們的第二季專案。”華逸塵道。
聽到這話,楊紅秋怔了怔。
她挑眉道,“這才是大好事啊!”
對於影視製作企業來說,有電視臺的頻道願意投資,那說明作品必上好檔期播出。
在楊紅秋看來,相比借那什麼200萬升級工作室,對於華逸塵來說這無疑才是大好事。
“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大好事。”華逸塵道。
他雙手攤開,接著說道:“但我們要拿相應的東西去電視臺拉投資,美術設計方面,攝影團隊方面等等,這都是要具體合同的,但我現在的錢不夠建組。”
楊紅秋恍然了臉色,點了點頭道:“懂了。”
華逸塵的專案要建組,但是手頭上的錢不夠,只能慢慢等版權費到賬。
但是華逸塵不想等,這就需要找她借錢。
“怎麼不去銀行貸款?”楊紅秋問。
安茜無奈道:“財務剛招,稅務登記剛弄,銀行流水也才跑了半年,這樣的資質怎麼貸款?”
楊紅秋笑了,點頭表示理解。
新企業嘛,銀行流水和稅務登記要多跑跑,還要穩定,那過個一年半載的才有大額貸款的資質。
“就這個嗎?”楊紅秋說道,“如果僅是助力你們的發展,那你說的共贏是純粹來調侃我?”
“怎麼可能?”華逸塵搖頭,“我們有錢了,把劇組各方面迅速搞定,然後去拉到電視臺的投資後,再用電視臺的加盟明確我的劇能上好檔的訊息,來吸引贊助商。”
贊助商,聽到這個,楊紅秋眼睛一亮,“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讓我幫你拉我的廣告客戶。”
楊紅秋懂他的意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