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青蔥歲月

第108章 燃燒吧,青蔥歲月!

在華逸塵的吩咐下,石玉熙與楊光分發起了意向贊助表,給予有意向的老闆們填寫資料。

楊紅秋自後頭起身,向前走去與華逸塵匯合,再次與各老闆交流與溝通。

電影片道開放六大廣告位的事塵埃落定,老闆們看待此事的眼光也全都轉移到了贊助的廣告位本身一事上。

整個會廳的氣氛,也正式進入濃烈的商務模式。

“江西影影片道週一週二兩天,全檔位均收1.16%,黃金檔均收7.1%,6倍多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是啊,我們以往打廣告,最多也就被放在白天檔過,市場效應跟黃金檔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幾名老闆組成的桌圈裡,街吧奶茶總經理魏洋在認真又慎重地交流著。

“江西1700萬臺電視,放在其餘檔就只有20萬臺收看,放在黃金檔有120萬臺收看,這不能比。”

“不止看電視數啊,白天檔一臺電視對應2.4人,黃金檔一臺電視對應4.3人,前者48萬人收看,後者516萬人收看,這才是兩者間真正的市場效應的差距所在。”

幾名老闆站在過道上圍成一圈,傲妮鞋業的總經理吳曉露,一臉正色地做著思慮。

吳曉露的交流圈,和魏洋的交流圈鄰近。

華逸塵路過這裡的時候,聽到兩個交流圈還在談論頻道收視的問題,他當即說道:“各位老闆,我的這個方案,不是白天檔和黃金檔的區別,你們還不明白嗎?”

坐著的魏洋幾人抬頭望來,站著的吳曉露幾人扭身轉向。

周遭幾個交流圈的老闆也靜了下來,好奇地靜待華逸塵的下文。

華逸塵環顧一圈老闆們,無奈地攤著雙手道:“你們還要考慮別的臺啊!怎麼光考慮江西影影片道?”

聽了這話,眾人怔色。

你的專案上影影片道播出,影影片道開放了廣告位渠道,我們不考慮江西影影片道還要考慮別的臺,這幾個意思?

倏忽,有些老闆沉思起來,有些老闆好像抓住什麼關鍵點似的眼睛發亮,而有些老闆仍有疑惑。

“我這個專案,只是在江西影影片道首輪首播,或者說試播,提升商業價值後再賣其它臺版權。

相應的,我的這個捆綁營銷式的廣告方案,也只是和影影片道嘗試合作,意圖試探市場效果。

如果成功了,如果這套方案給影影片道帶來巨大效益了。

那麼,我這個專案方案能打通江西臺,那就能打通其餘臺!”

華逸塵的振振有詞,讓尚還沒反應過來的老闆們愣住,而後又彷彿是被醍醐灌頂一般,作出一副恍然大悟之態。

楊紅秋眼見這些人的反應,有些驚詫道:“各位老闆竟然沒有往這方面去考慮的嗎?”

她接著道,“如果這個模式成功了,專案加廣告打包賣版權給其餘臺,其餘臺也接受這個模式的話,這等於是給各位老闆打通了各大電視臺上黃金檔打廣告的渠道!

以江西為起點,跟隨《重見天日2》賣版權的路線。

賣到了湖南臺,各位老闆就上湖南臺打廣告,嘗試打通湖南的產品市場;

賣到了東方臺,各位老闆就上東方臺打廣告,嘗試打通上海的產品市場。

以此類推!”

楊紅秋的話,宛如一枚水雷丟進了平靜的湖面,把一些思維堵塞的老闆們瞬間炸醒。

“我懂了,感謝華製片和楊總提醒!”吳曉露激動難耐,發覺到了這個方案真正的價值所在。

“我靠,這就牛批了,我還沒反應過來!”魏洋驚豔了臉色,對方案的巨大潛力有了徹底的明悟。

有些老闆思維侷限,興許是被這嶄新的方案束縛住了格局,也或許是被幾百萬贊助的昂貴价格所擾,思維沒有開闊。

很多人都以為只是上影影片道一個江西的地面臺打廣告,沒有往深處去作思量。

現在想想,若一切順利,那《重見天日2》賣到哪個臺,他們就能把產品廣告打到哪個臺。

或者說,一個省份一個省份的打廣告,這跟上面向全國的衛影片道打廣告沒什麼區別了。

既如此,400萬貴嗎?

“各位老闆,你們相信我,我也不會把你們當冤大頭。

況且,如果這個方案僅限江西一地,那還叫什麼風口?

看看尚總和林總他們,心裡門清似的,意向表單都快填完了。”

聽到了華逸塵的話,前頭坐著填表單的尚忠華和林薇薇幾人扭頭含趣地望來。

然後,就見吳曉露和魏洋等一群老闆轉頭就去找石玉熙和楊光,搶著拿走一份意向表單去填意向資料。

至此,對於這個方案的價值與潛力,全體老闆再無疑慮與異議。

華逸塵和楊紅秋哭笑不得,他們認為這點事就是個常識,但凡混這個行業的人,理清楚整個方案的脈絡與價值走向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些老闆搞不清楚方案的大框架發展方向。

果然,資本也分段位,智商也有高低之分。

……

前幾天的贊助會宣告失敗,今天這場贊助會大獲成功。

華逸塵心情極佳,老闆們也激情澎湃。

該填的意向填完,雙方一拍即合,前往青蔥歲月影視傳媒繼續坐談。

“影視這個行業及其關聯圈,一定是多方合作共融,多贏迴圈發展的生態模式,那才能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說得好!”

夜幕降臨,偌大的辦公區域燈光明亮。

四十五位贊助商填滿了這片空間,盡望向站在辦公區域中央的那位洋溢激情的年輕人。

李博和楊文斌等六位編劇老師,也因此暫停了工作,目光帶起興致看著華製片的演講。

石玉熙和楊光等職員們,負責給老闆們倒茶送水,這會兒站在辦公區域的邊緣地帶,臨時加個班的同時,也在欣賞著老闆的慷慨發言。

“這個行業太講究渠道了,然而往往很多關鍵渠道都把握在私圈的手上,比如京圈、港圈、上海圈、廣東圈、西影圈等等,打入不進去就要被排斥在外,然後孤苦伶仃的發展,還要冒被打壓的風險。”

“對啊,就是這樣。”

楊紅秋坐在座位上,目視站在眼前的華逸塵,多少有些感慨。

曾經只是個攝影小夥,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受一群資本圍捧的人。

這番變化不可謂不大,也說明華逸塵前途無量,更表明她的眼光非常獨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