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青蔥歲月

第30章 進棚準備

9月1號,小學生的苦難日,《重見天日》的開機日,很有記憶點的日子。

1100平的攝影棚裡,大門緊閉,天花板上的幾盞白光大燈把棚裡照得通亮。

幾個用木板拼接起來的“房子”,有的在攝影棚中央陳列,有的緊靠攝影棚側邊牆體,有的位於最裡頭的方位與“海水”相通。

王志友的美術團隊,已經將《重見天日》所有場景都搭好了基本結構。

有的“房子”裡頭還空空如也,只因有些道具在別的場景裡頭,為了節省資金只能重複利用,這就需要等待美術組在後續拍攝過程中臨時置景。

一個場景中,兩名美術組老師和三名場務正在搬運道具。

場景外頭,四名演員和三名妝造看得新奇。

“那就是液罐嗎?”袁珊珊好奇道。

“應該是的,想著要溺在水裡去演,我就有點慌。”王仁軍雙手抱臂,手掌輕輕摩擦雙臂,一副心慌慌的樣子。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脫衣服。”景超說道。

王仁軍看著袁珊珊和焦俊燕,打趣的眼神有點點不對勁。

焦俊燕很灑脫地道:“脫就脫唄,又不是全裸,我把我飄逸的頭髮都剪了,還怕這個?”

“就是。”袁珊珊聽到焦俊燕的話,也沒了害羞的神色。

服裝師梁娟說道:“放心,給你們準備的內衣內褲很嚴實,不要擔心暴露的問題,但是景超和王仁軍你們兩個只一條內褲的話,我準備的內褲很緊,露點痕跡什麼的就不好說了。”

“臥槽。”景超轉過身去,王仁軍扒著他的肩,兩個人一起尬笑。

袁珊珊、焦俊燕看了眼兩人,目光中閃過一抹羞澀。

兩位化妝師楚瑤、莫小小,倒是泛起了點興趣的樣子。

此地後方,華逸塵、安茜與老師們在忙著試裝置。

中低檔的攝影棚,裝置規格有限。

影片傳輸線和訊號傳輸器,試了下最多距離片場15米,遠了訊號就有延遲。

“10米吧。”華逸塵道,把導演組間距規格定在10米。

10米距離,既不會因他們的干擾影響演員的表演、收音師的收音、攝影師的運鏡,監視器又能很好的無延遲接受到實時畫面。

“好,就10米。”安茜沒意見,和眾人搬動裝置去向即將要拍攝的場景方向。

劉曉莉也在幫忙,女兒事業開啟的第一天,她大清早跟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小劇組所需裝置不多,核心的裝置在於監視器和後期電腦。

監視器有兩臺,安茜用一臺,攝影組用一臺。

根據監視器調頻的不同,安茜的監視器只看無雜亂的清晰畫面,叫做導演監視器。

攝影組的監視器畫面則帶有攝影機各項資料,如焦距、焦點、色差等引數都會在畫面裡顯示出來,叫做攝影監視器。

以當下05年的技術,監視器只能顯示出一臺攝影機的畫面,要看另外的攝影機畫面,則需要換臺,相當於拿遙控器手動調頻道。

攝影機有四臺,監視器只有兩臺。

這就很考驗導演的空間想象力,透過不斷切屏的干擾來觀看多個攝影機畫面,在腦海中形成立體的影像,從而來做是否“NG”的判斷。

除了監視器外,還有一臺後期電腦非常重要,就是一臺配備了專門與監視器可連線的介面主機,且顯示卡等配置都比較高的臺式電腦。

攝影機傳實時訊號給監視器,後期電腦讀取監視器的影片資料。

得到影片資料後,用後期電腦開啟剪輯軟體,把影片資料讀入軟體併合成,就能出現一場戲多個鏡頭的連貫影片畫面。

導演透過觀察這個完整畫面,來判斷是否保一條,還是直接過,或者重拍。

簡而言之,監視器是用來給導演判斷一個鏡頭是否“NG”的,後期電腦是給導演確認整場戲是否“OK”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