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鏡本中,每個鏡頭的時間都由編劇精心規劃好了的。
《重見天日》這部作品從開始到大結局,所有鏡頭加起來的規劃時間湊夠了20集。
掐頭去尾後,每集正片平均時長為22分鐘。
而這場戲的五個鏡頭,在分鏡本規劃中加起來僅有25秒。
即便把拍攝記錄中的打板與收音師身影去掉,也還有40秒的時間。
這其中存在著15秒的時差,如何將其剪輯到時間規劃內,並呈現出更最佳化的效果,這就要考驗剪輯師的實力了。
小劇組有小劇組的好處,那就是在演員本身及背後沒有強大勢力的情況下,演員沒有反抗的能力,剪輯師能夠完全按照劇本規劃,以及自己的藝術造詣來進行剪輯。
倘若面對的是大牌演員,自己演得不好,為了保戲份,保更多曝光,硬是不準剪掉自己的鏡頭,那這種情況就會變得十分尷尬。
陸建峰花了兩三分鐘的時間,把這場戲很常規化地剪到了25秒,完全按照每個分鏡規劃的時間來剪輯。
既沒有多剪掉哪個演員的鏡頭時間,也沒有保留哪個演員過多的鏡頭時間,相當於沒有摻雜自己的想法進去。
這也是因為電視劇的第一版必須按分鏡本剪輯,這個第一版本的作用一方面是保底過審,另一方面還有個重要作用就是為第二版最佳化剪輯作參考。
華逸塵和安茜也只是檢視成片考慮是否重拍,所以臨場的剪輯也就並不需要去最佳化什麼。
安茜看了兩次這25秒的影片,不禁微微蹙起眉頭。
1鏡中對袁珊珊的情緒渲染,和5鏡中對全景畫面的氛圍渲染,這兩鏡確實需要多花幾秒時間。
除此之外,2、3、4鏡中,三個人物的情緒承接性的鏡頭,讓她有一種拖節奏的感受。
“你覺得怎麼樣?”安茜問華逸塵。
華逸塵道:“陸老師,把234都剪成1秒看看。”
陸建峰挑眉略微驚訝,234鏡各都有3秒時間作情緒渲染,一下就要砍掉那麼多,這是個什麼思路?
安茜若有所思,她覺得234鏡有點拖節奏,華逸塵要把234鏡剪掉大部分,那他們兩者的感覺都是一致的,只是不知道華逸塵的想法會達成什麼樣的效果。
陸建峰先把第一版儲存,複製貼上影片後,把234鏡各剪2秒,使得中間9秒的鏡頭時長變成了3秒。
播放效果是——王仁軍呵斥:“哭什麼哭!”
1秒切鏡,焦俊燕快速扭頭冷喝:“吼什麼吼!”
1秒切鏡,景超較快走出來,“夠了。”
“嘶。”李子健若有所思道,“這感覺很不一樣,二連秒切,情緒衝突感更強了,比剛剛的9秒好像更有戲劇衝突性。”
陸建峰佩服地看了眼華逸塵,“我覺得很不錯,演員其實沒把過於飽滿的情緒演出來,但透過秒切的方式,讓我感受到這幾個演員演技很好,以及幾個人物都個性鮮明的錯覺。”
安茜連連點頭,衝華逸塵讚道:“這個可以!”
被稱讚的華逸塵,卻是搖了搖頭道:“過來一下。”
看華逸塵走向一邊,安茜疑惑地跟了上去。
華逸塵看離人遠了,轉身過來道:“什麼可不可以,這不就是你想要的有強烈衝突感的情緒分鏡嗎,忘了?”
安茜眨了眨眼,楞了楞神。
強烈衝突感的情緒分鏡?
她回顧起向編劇老師示範分鏡風格那天,自己需要的強情緒衝突的快切分鏡風格。
被華逸塵這麼一提,剛才這剪輯方式好像還真是自己的理念。
但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