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青蔥歲月

第18章 安導的情緒分鏡

在前世,安茜進過不少劇組。

即使只是僅需表演的演員,也擁有面對過無數鏡頭的經驗。

這些經驗,讓她對鏡頭感和運鏡空間構造方面有一份潛移默化的思維。

這幾年為了考北電導演系,她在美利堅的中學就讀之餘,上過不少節導演私教課。

導演專業必修的編劇、攝影、表演指導、美術設計、剪輯與後期製作這幾門基礎課程,她目前除了沒有實際專案實踐的經驗外,各門課程的基本理論都懂。

不然,她也無法考過北電這屆導演系的初考和復考。

面對自己創作的小故事,安茜以導演角度在這幾天思來想去,心裡頭也有了些框架上的東西。

看到華逸塵和兩位老師詢問的眼神,她也不拖泥帶水,緩緩在牆體前蹲下。

“華製片,幫忙做個推鏡。”安茜道。

“怎麼推?”華逸塵拿起攝影機。

“中距,慢推,正俯。”安茜道。

華逸塵往後退了幾步,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幾許。

想著安茜前世的職業只是個演員,這一世目前又只18歲還不到,頂著張趙靈兒的清純臉,張口就是一堆專業術語,這樣的多重反差讓他覺得非常奇妙且有趣。

中距就是鏡頭離物體較遠些,慢推就是緩慢作推鏡運動,正俯就是攝影機正向對著物體,並以俯視的角度進行拍攝。

前兩個很好理解,最後那個正俯,若沒有“俯”字,那他就必須蹲下來,讓鏡頭的高度和安茜蹲下的頭顱高度一致,實現“正拍”。

很多搞影視攝影的,初次進組時還不習慣拍攝環境,往往導演的很多運鏡口令都反應不過來,因而就被導演罵得要死。

華逸塵也有份期待,不知道安茜做導演會不會罵人,他很想看神仙姐姐罵人是什麼樣子。

“開始。”安茜指揮著華逸塵,又對兩位老師道,“我在幽閉的環境裡,我很害怕,我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把目光放李博身上,“李老師,當鏡頭給我特寫時,你待會兒喊一句‘哭什麼哭’,惱怒一點,麻煩配合一下。”

李博若有所思地點頭,做了個“OK”的手勢表示沒問題。

華逸塵拿著攝影機“正俯”拍,緩慢向前移動腳步。

當鏡頭離安茜一尺左右給到特寫,李博一聲大喝:“哭什麼哭!”

“給李老師特寫!”安茜道。

華逸塵扭轉鏡頭,給李博特寫。

安茜起身道:“這個特寫是二號鏡頭,不知各位可否明白我的意思?”

這安茜表達的雖然有點意識流,但華逸塵立馬就懂。

他把攝影機放桌上,理解地道:“用組合分鏡體現情緒反差,利用情緒反差來塑造人物感。”

“對!”安茜欣慰道。

她只是一個小白導演,而華逸塵是攝影大佬。

她還沒多說什麼,華逸塵就能理解她的意思。

能有這樣的默契,讓她心裡很受鼓舞。

李博按分鏡文學思維,略作一番思考。

安茜是人物A,他剛才扮演的是人物B。

人物A在哭,感到恐懼,情緒為負100。

人物B因哭而煩躁,大吼一聲,情緒為正100。

第一個鏡頭給A遞進,在緩緩推鏡渲染這份低落的負面情緒時,電視機前的觀眾情緒也會隨之低落,沉浸在營造出來的低沉氛圍中。

第一個鏡頭推進到特寫,是一張哭得梨花帶雨的臉,如果女演員漂亮,那觀眾的情緒會進而心疼。

就在這時,一聲大喝!

女演員的鏡頭不見,瞬間切換至暴怒男人的特寫。

如此一來,觀眾負100的情緒,立馬變成正100,沒有任何過度,從而完成兩個分鏡正負間的極致情緒瞬間切換與碰撞。

目的很明確,用兩個分鏡作為一個組合鏡頭,幾秒之內就讓觀眾感觀很強烈地看懂兩個人物的性格,並加深人物印象。

“明白了。”李博緩緩點頭,“就像我剛說的,演員都請新人,表演水平肯定不足,人物特性就難以突顯,這就非常需要在分鏡頭上下功夫,利用分鏡頭輔助演員塑造人物。”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安茜說道,“因為我們這部劇場景少,或許連續幾集都在一個場景裡,這就無法利用轉場的期待感吸引人,就要多多利用鏡頭做情緒分鏡,讓觀眾的感觀起伏不定,才能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

她補充道,“情緒分鏡不止對人,也可以利用道具來做構思。”

楊文斌道:“其實,安導的這個情緒分鏡思路體現出的風格,一定程度上跟華製片想要的影視風格一致,都是講究透過一個兩個簡單的鏡頭,就要體現出大的反差效果。”

安茜微笑,看著華逸塵道,“挺有默契,擊個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