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青蔥歲月

第549章 席間議事(四)

聊著聊著聊出個高潮,這讓包廂裡的氛圍更為融洽與活躍。

觥籌交錯了幾杯酒後,安茜愉悅地說道:“拍續作,不改風格,在這兩點上我們達到了初步共識。”

眾人放下酒杯,盡皆微笑點頭。

“回到程導剛剛的那個問題。”安茜接著說道,“我們兩個導演如何分工?這在我的規劃中是這樣的。

兩個世界的雙線劇情,如何穿插與切換,如何讓敘事線條清晰而不混亂,程導你有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敘事鏡頭肯定是你來拍。

而我主要的任務是影視工業化,我則以工業化上的需求或假設的標準來參與建議,以及特效鏡頭和工業化鏡頭我來拍,或者我一起商討。”

安茜的言語很客氣,意思無非就是程小東拍常規敘事,她來拍工業畫面。

但敘事鏡頭包含哪些?文戲可以敘事,武戲也可以敘事;

工業畫面又包含哪些?任何場景都可以算工業畫面,帶點特效的也能算工業畫面。

這個分工的概念較為模糊,但程小東也能明白個大概:“大致懂你的意思,但分工細節上還是要詳細規劃出來。”

“那當然。”安茜展顏微笑,說道:“要詳細的分工規劃,那肯定先要把劇本弄出來,不然沒法規劃,所以目前只能說一個大概的分工方向。”

“對。”程小東理解道,“大致清楚了,如果明確了合作,這方面剩下的事我們在後續溝通。”

“好。”安茜看向李連杰,“再回到李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們具體如何合作?先從創作和拍攝方面來講。”

“洗耳恭聽。”李連杰頷首。

說到創作與拍攝,安茜來了些激情,展開說出自己的規劃。

“是這樣的,要拍工業化的電影,那方方面面的環節都要展現出工業化的生產模式。

在創作上,我們是不可能按照常規創作模式來對待‘工業化’這個發展方向的。

雖然我們還未探索出這個模式是怎樣的,但它一定不是常規的創作模式。”

大家都不動筷了,這個話題聽起來像是要打破當今電影的生產方式,這讓所有人都認真了起來,聆聽安茜的想法。

“首先,先有文學劇本再有分鏡頭劇本,這樣的創作方向不變。

但是呢,把文學劇本創作出來之後,分鏡頭劇本要階段性的來創作。”

階段性創作分鏡頭劇本?……眾人都很好奇。

說實話,文學劇本在他們香江電影人眼裡並不重要,分鏡頭劇本才是核心。

因為分鏡頭劇本是給攝影運鏡做參考的,是導演透過言語交流難以溝通的東西。

導演說一千遍一萬遍自己的運鏡理念,都不如攝影師對照分鏡頭劇本和構圖直接就能擺好機器,以及做運鏡調整。

至於存在完整故事結構的文學劇本,沒有就沒有,導演腦子裡有這個故事結構就夠了。

主要是創作文學劇本浪費時間,往往都要好幾個月。

聽到安茜要先創作文學劇本,反而最核心的分鏡頭劇本要按階段來創作,這就讓他們香江電影人難以理解。

“為什麼要階段性創作分鏡頭劇本,結合我所想象的工業化標準,是這樣規劃的。

先把一個場景的分鏡頭劇本設計出來,然後放在電腦上進行動態預演。”

眾人一怔,稍微理解了下安茜的話。

動態預演,這是一個較為新鮮的詞彙,但很輕鬆就能理解是什麼意思,就是把分鏡頭劇本的內容用電腦進行摹擬拍攝,應該就是這樣。

“對比常規拍攝方法,拿到分鏡頭劇本後是直接去劇組開拍了,而現在多了一個工序,先用電腦把畫面模擬出來?”程小東問。

“對,就是這樣。”安茜感到欣悅,不愧是老牌導演,一下就能理解他的理念了。

“怎麼模擬?”李連杰問,只是演員的他並不知道有什麼“高科技”能這麼做,也想象不出那樣的畫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