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是出院!”
看過宋依人媽媽的病歷。
陳斌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是他綜合自己的專業經驗。
以及宋依人媽媽的實際情況。
給出的他認為比較中肯的建議。
“出院?”
“意思是轉到其他的醫院治療?”
“可是,似乎附近也沒有比目前更好的醫院了,我媽媽的身體,我怕她經不起折騰。”
宋依人有些驚訝。
她當然相信陳斌的判斷。
畢竟,這幾天的相處,她已經對陳斌的為人有大體的瞭解。
陳斌給出的意見,一定是目前來說最好的。
“不!”
“不是轉院。”
“而是直接出院,居家治療。”
陳斌說道:“以你媽媽的身體情況,以及目前住院的效果來看,很可能撐不過半年。”
“哪怕早透過化療等較痛苦的治療手段,大機率也只能再多撐半年到兩年的時間。”
陳斌緩緩地說道。
他當然不是讓對方放棄治療。
可是,目前來看。
出院反而是最理想的選擇。
宋依人媽媽是腦癌晚期。
腫瘤在腦海中,很危險,很糟糕!
發現的時候太晚了。
以目前的情況。
也就只能撐半年左右。
即便加上目前的醫療手段。
也就只能多活兩年左右。
但是。
這種治療手段,會讓病人很痛苦。
甚至有些人會承受不住這種痛苦。
主動或被動地提前離世。
陳斌認為。
既然他是一名醫生。
他就該讓病人知道他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
病人應該有著知情權。
站在他的觀點,他會為該病人的家庭考慮,給出自己認為最好的建議。
他認為與其這麼痛苦的多活一兩年。
把家庭的積蓄花光,離去的人痛苦。
活下的人的生活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那麼這顯然沒有太大的必要。
除非是病人本身就有著強烈的求生意志。
這樣子。
治療或許還能夠出現較大的轉機。
而且。
活下去,本就是一個人自身的權利。
不該被剝奪。
但是。
選擇哪種活法。
也是病人本身的權利。
所以。
他將情況告知宋依人。
他認為。
在宋依人媽媽剩下的時間裡,過得更舒心一些,或許反而能活得更久。
“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國內治不好的話,我可以去國外。”
“我有錢,我願意花光我所有的積蓄!”
宋依人眼眶一紅。
她想要從陳斌口中聽到更好的答案。
也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畢竟。
她跟她媽媽從小就相依為命。
感情之深。
讓她不願意做出這種看似更為理智,合適的決定。
“沒有。”
“這個行業我比你清楚,去到哪個國家也是一樣的結果。”
“就算你找到最好的醫院,也沒法將你媽媽的生命延長多少。反而會讓她的身體承受更多的折騰,更不利於她的病情。”
陳斌的答案很冰冷。
他知道。
這個時候不應該給宋依人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
否則。
宋依人或許會做出更差的決定。
過多的期望,會招致更大的絕望跟痛苦。
聽到陳斌的答案。
宋依人終於沒能忍住盈眶的眼睛。
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她雙肩顫抖。
她沒法接受自己的媽媽即將要離去的事實。
為什麼。
為什麼明明她那麼努力。
努力成為了大律師。
努力改善母女兩人的生活。
她以為。
可以給從小含辛茹苦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更好的生活質量了。
等待她的。
卻是這樣的結果。
她的媽媽還沒過上幾年好日子,怎麼能夠就這樣離她而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