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糧食問題大於天!
左翔在被下放到西溝村做知青前,其實是那種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城裡高中生。
其實,他這樣的,還算是運氣好的。
原因很簡單,還有很多知青,其實原來只是個初中生,普遍比他小3歲左右!
而在蘇大柱穿越前,別說初中生了,就連絕大部分高中生,都還沒懂事,更是沒怎麼吃過苦頭!
畢竟,在上山下鄉時期,絕大部分人的學歷都很低。
尤為重要的是,絕大部分社員都很窮。
整天挨餓受凍的,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哪有閒錢讓孩子們讀書?
至於讓孩子嬌生慣養,其實是之前的地主,或者是現在的富貴人士們的專利!
對於大部分小孩子來說,能上完5年、或者是6年的小學,在整個大隊裡,比例都不是很大。
而這樣的小孩子,絕對算得上是文化人!
而大部分社員,只是簡單的上兩三年小學,然後就作為半勞動力,跟著父母和爺爺、奶奶掙工分。
其實,這個時期的小學學校,被細分成初小和高小。
一些人口少的大隊,因為學生招不齊,就算是一個老師同時教好幾個年級,但也湊不齊學生,因而只設定初級小學,也就是初小。
而人口多的大隊、尤其是公社、縣城和城市,卻大都設立高小,也就是高階小學。
確切的來說,小學1到4年級,指的是初小。
而小學5到6年級,是高小,學制是2年。
當然,很多地方的小學,是五年制的,因而這些地方的高小,只是簡單地上一年,然後就畢業了。
很自然的,小學四年級就成了一道分水嶺。
讀完小學前4年,並且考核合格,就算拿到了初小學歷。
再繼續讀完整個小學,也考核合格了,學歷就是高小。
初小和高小,雖然都是小學學歷,但待遇卻不一樣。
比如城裡有招工機會的時候,高小學歷的社員,因為知識積累更多,學技術上手更快,潛力也更大,被錄取的機會自然更大。
而初小學歷的社員,卻要為高小學歷的社員讓步。
當然,連初小學歷都沒有的社員,除非有一技之長,或者是家裡的人脈很強大,或者是遇到貴人了,不然很難能找到工作。
就算是能找到,但也不過是做學徒工,或者是臨時工。
當然,就算是去城裡做學徒工,或者是臨時工,待遇也不是農村的社員能比得上的。
正式工的月收入,一般都是30元上下。
這個收入,相當於農村壯勞力,辛辛苦苦掙一年工分折算的總收入!
12倍!
而學徒工的工資,基本上是正式工的一半,甚至能達到正式工的6成。
臨時工的工資,因為上工次數不一定,不是很穩定,因而比不上學徒工。
但,臨時工要是能吃苦,能儘可能的抓住上工的機會,甚至多給領導送禮……一個月拿幾塊錢,甚至拿十塊錢,問題不是很大。
因而,就算是去城裡或者是工廠、林場之類的地方做臨時工,也是絕大部分社員的夢寐以求!
而要是成了學徒工之後,待遇還能逐年增加,直至轉正成正式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