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朔伸手輕輕一按,將陳玄禮拉出半截的長刀按了回去,隨手一帶,將他退回本位,陳玄禮倒是忠心,心中雖然恐懼,卻還是跨步上前還想攔江朔。
李泌在從後拉住他道:“陳大將軍勿憂,溯之不會對聖人不利。”
陳玄禮何嘗不知,但他職責所在,又怎能無動於衷,直至聖人對他輕輕擺手,陳玄禮這才作罷。
江朔走到聖人面前叉手一禮,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錦囊,遞到聖人面前,尚不及開口,聖人卻一指李亨,道:“給亨兒吧。”
江朔一怔,隨即領悟,又畢恭畢敬地把錦囊交給了李亨,李亨猶豫地看了一眼父皇,見聖人輕輕點頭,才戰戰兢兢地從江朔手中接過錦囊。
錦囊不大,裡的東西更小,李亨捏到一個小小的方塊,他的心臟急劇地跳動起來,他努力想剋制,但雙手還是止不住地顫抖起來——錦囊中裝著的就是那方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
先前北溟子託著玉璽向眾人展示之際,人人看在眼裡,但之後燕軍七子忽然出現,緊接著各方混戰,場面越來越亂,北溟子悄然把玉璽裝回錦囊交給了江朔。
江朔本待不要,但又恐被尹子奇等人見到來搶,之後他懷揣玉璽仿如揣著熱炭,幾次想要交給唐皇父子,但彼時燕軍重兵圍城,能否脫身尚且難說,玉璽放在自己身上總比在別人身上安全一些,江朔這才沒有拿出。
此刻大局已安,唐皇父子對自己的疑慮又愈來愈深,江朔這才把玉璽拿出,便是無意皇位之意了,只這一個舉動,便可打消二人大半疑慮。
他本意是交給唐皇李隆基,卻不料李隆基叫他交給李亨,那便是要傳位給他的意思了。
此刻勤王之師有數萬之眾,李亨執掌的區區兩千疲憊已極的飛龍禁軍已不能對聖人構成威脅,在不受脅迫狀態下,聖人依然讓江朔把玉璽交給李亨,卻叫李亨大大的驚訝了。
李唐皇室素來親情淡薄,太宗皇帝兄弟鬩牆兵戎相見起了個壞頭,又有武后之亂,中宗、睿宗乃至當今聖人,哪個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李亨之前太子李瑛便是被誣造反,一日內三兄弟皆被賜死,李亨開元二十六年被立為太子,十八年來未嘗有一日不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今日父皇突然對他表現出脈脈溫情,不禁讓李亨大為訝異。
聖人似乎看透了李亨的心思,道:“貴妃已死,朕心如死灰,唯願入蜀安享天年,亨兒既有匡扶社稷的決心,後面的事就交給你來做吧。”
這時郭子儀上前,他全身披甲,艱難地想要跪倒參拜,聖人道一聲免,讓高力士扶住郭子儀,郭子儀叉手道:“聖人恕罪,今日雖勝,賊本尚在……”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聖人的身子不自禁地顫了一下,他一定是想到前一日發生之事,郭子儀卻未察覺,繼續說道:“只怕賊兵糾集援軍再度來犯,陳倉區區小城無所依憑,還請鑾駕速離此險地,往何處去,還請聖人示下。”
聖人道:“朕此次出長安欲往蜀地去,不料在此地被賊兵阻斷道路,今日既得子儀解救,蜀道復通,朕當繼續南幸劍南道。”
此言一出,義軍大譁,雖然天下形式仍然嚴峻,但近日新勝,聖人居然還是毫不猶豫地要去蜀地?須知聖人之所以要入蜀,也是楊國忠的主意,蜀地是楊國忠與貴妃的家鄉,禁軍多是關隴子弟,自然不願翻越峻嶺去南方卑溼之地,這也是禁軍譁變的原因之一。
如今聖人不思收復河山,卻只顧自身安危,實在叫人喪氣。胡人與江湖人士不講禮法,回紇人與漕幫幫眾立刻發出不滿的聲音。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李亨終於下定決定,高聲喊道:“聖人九五之尊,不可涉險,劍南道有蜀道之險,劍閣崔嵬易守難攻,移蹕成都最為穩妥。”
這番話立刻引來了更多不滿的聲音,以至於李亨之後再怎麼呼喊,聲音被洶洶民意淹沒,無人聽得清楚。
江朔抬手一按李亨的肩頭,李亨不解其意,卻忽感一股暖流順著肩膀透入脖頸之中,積於喉頭愈發熾熱,忍不住張口長嘯,這嘯聲高亢如龍吟,驚得數萬人為之一驚。
李亨轉頭看江朔時,江朔手按在他肩頭弗昂,對他輕輕頷首示意,李亨再開口時,彷彿覺得自己立於山谷之中,聲音嘹亮而不尖銳,字字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李亨說的是:“亨決心已下,某絕不會離開關中,要留在關中與郭將軍並肩,與賊誓死血戰到底!”
眾人雖然一怔,但只是停下來用不信任的眼光上下打量這位十八年來都沒什麼存在感的太子,李亨向李泌投去求助的眼神,李泌則堅定地點點了頭,李亨又吸了一口氣,道:“聖人雖然幸蜀,然已封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天下兵馬討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