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商握住沈明月的手,輕輕拍了拍,給她一個安慰的笑容:“明月,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我和楚辭、霍大哥已經仔細商討過了。資金方面,我們把之前塑膠廠的盈利以及買地賣地賺的錢整合起來。應該能滿足前期的啟動資金需求。“
“技術上,我們聯絡了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願意和我們合作,提供技術支援。人才方面,我們打算高薪聘請一些有經驗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同時也會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
沈明月知道秦時商做事向來謹慎,既然他已經有了如此周全的計劃,想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好,時商哥,我相信你。那接下來是不是就要開始籌備了?”
秦時商點點頭,“嗯,接下來我們要找合適的廠址,辦理各種手續,還要搭建團隊,採購裝置,有很多事情要做。”
從那以後,秦時商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器廠的籌備工作中。
他和楚辭、霍大哥四處奔波,考察不同的廠址,綜合考慮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周邊配套設施等因素。經過反覆比較,他們終於選定了一處合適的廠址。
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各種繁瑣的檔案、審批流程,讓他們忙得焦頭爛額。但秦時商並沒有退縮,他一次次跑相關部門,耐心解釋,按要求準備材料,終於順利辦好了各項手續。
採購裝置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秦時商親自前往裝置製造商那裡考察,對比不同裝置的效能、價格。
裝置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產品的質量,所以絲毫不敢馬虎。最終,他選定了一批先進的生產裝置,為電器廠的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援朝聽說秦時商要開電器廠,他也知道秦時商需要一些技術人才。
“時商,我們研究院,除了農業,也有別的方面的專家。你需要這些專家在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都頗有建樹,要是能加入你的團隊,說不定能給你的電器廠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王援朝拍著秦時商的肩膀說道。
秦時商眼中閃過驚喜,連忙說道:“王大哥,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技術人才方面不夠完善,要是能得到您那兒專家的支援,那簡直是雪中送炭。”
王援朝爽朗地笑了:“咱這關係,說這些見外了。我回頭就幫你聯絡,看看哪些專家有興趣。不過你也知道,專家們都比較看重研究環境和發展空間,你得準備一份詳細的計劃,讓他們看到加入你這兒能大展拳腳。”
秦時商點頭如搗蒜:“明白明白,我這就回去準備。王大哥,您幫忙問問,看專家們對薪資待遇、研究裝置這些方面有什麼要求,我儘量滿足。”
隨後,秦時商馬不停蹄地回去整理資料,將電器廠的發展規劃、未來願景以及能提供給專家的資源等,都詳細地羅列出來。
幾天後,王援朝就給秦時商帶來了好訊息,有幾位專家對秦時商的電器廠專案很感興趣,願意面談合作事宜。
在與專家們面談時,秦時商自信滿滿地闡述著自己的計劃,專家們被他的熱情與誠意所打動,最終,有三位專家決定給秦時商的廠子當顧問。他們的加入,為電器廠注入了強大的技術力量,在產品研發和質量提升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讓秦時商的電器廠朝著更高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