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樹,是個危險活兒。
無知的知青從沒幹過正經活,樹倒下也不知道跑,反而還往裡鑽,往年就鬧出過人命。
這些都是王大慶前世的經驗之談。
張紅梅眼睛撲閃撲閃的,滿臉驚訝:“感覺同志你懂得很多呢。”
“我那鄰居是最早一批下鄉勞動的知青,我跟他混熟了,他就多透露些有用的知識。”
因為前世送萬金油的恩情,王大慶對張紅梅格外耐心,最後還不忘提醒她把被褥鋪好,這樣晚上睡得舒服,明早起來才有精神。
張紅梅感激地點頭,把話牢牢記下。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才分開。
王大慶吃完午飯,回了男知青寢室。
林海洋在炕上用一塊花布隔出一片小天地,不知要幹啥。
王大慶懶得理會,直接走到自己鋪好的位置躺下。
念頭一動,他進入了靈泉空間。
之前賣工位名額、房子得到的錢,他基本都用來購置物資,此刻全堆在倉庫裡。
倉庫裡的時間是靜止的,東西會一直保持放進去時的狀態。
粗算一下,倉庫裡的物資足夠他一個人貓過漫長的冬天。
但王大慶心裡還是沒有底,畢竟天有不測風雲。
他把念頭轉向農田,利用空間自帶的自動播種機器,把贈送的麥子、水稻秧苗種下去。
靈泉空間不受外界季節影響,所以農作物的生長不成問題。
王大慶尋思著,如果能加速生長週期,那就更好了。
“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他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隨後轉回倉庫,開始整理物資。
當然,主要是清點家底。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四點,外面天色已經黑了。
王大慶取出中午丟進空間的土豆片炒肉,配上粗糧饃饃當晚飯,吃完便睡下了。
佳木斯民主屯的時區客觀上屬於東九區,冬天日落比關內早,凌晨三點半天就亮了。
陳豪說六點在屯口集合。
王大慶早早起床,簡單弄了點早餐吃。
沒等他出發,老知青已經吹響了集合號子。
知青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個個抱怨不已。
陸志新走出堂屋,打著哈欠瞄了眼腕錶,下一秒就跳起來罵道:“才五點?!這是把我們當驢使喚啊!”
“他孃的!當我們是勞改犯呢?”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還讓不讓人活了?”
知青點比菜市場還要鬧騰。
“都安靜點。”
屋外,陳豪敲了敲鑼,目光掃過屋裡所有人,冷聲道:“你們是來幹活的,還是來享福的?去打聽打聽,以前下鄉的知青是不是也一樣。要是有人覺得受委屈,現在就打報告,我立馬簽字同意你們轉到別的屯兒去。”
別看民主屯偏僻,可因為要拉木頭建了個主貨輔客的小火車站,城裡還能寄來些物資,比其他村屯的條件好不少。
知青們面面相覷,不敢再抱怨,心裡卻憋屈得很。
“人都到齊了。”
老知青黃俊仁清點完人數,朝陳豪彙報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