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這才勉強收起脾氣。
這時,越來越多的人擠進院子。陳倩按照王大慶的安排,宣佈:每人限購三斤。
每人,不是每戶。
這個時代哪家不是人丁興旺?所以大夥都沒意見,但生怕買不到,紛紛往前擠。
“有序排隊,不然取消資格。”陳豪早就預料到情況,在廣播裡發出警告。
大隊書記的威嚴還是在的,村民們很快自覺地排好了隊。
陳倩負責分肉對接村民,而性格內向的張紅梅則負責收錢。
“大慶,能否打個商量?”一個老奶奶忽然在王大慶背後怯怯問道。
王大慶停下手,抬起頭看去。
老奶奶叫阿琴,丈夫、兩個兒子和兒媳,全都上過戰場,不是戰死就是幹後勤殉職,最終只留下她和一個有些痴傻的孫子相依為命。
公社和大隊平時都會照顧他們祖孫倆,但沒有勞動力,日子終究不好過。
王大慶不等她開口,直接抓起一隻活山雞、五斤肥瘦相間的野豬肉和一塊豬肝丟進臉盆:“我經常外出,家裡沒人老是放不下心,過完年能讓阿呆來我這邊幹活不?就按照每人每天勞動工分結算。”
原本吵吵鬧鬧的院子,頓時鴉雀無聲。
王大慶這人,一天不是撿到老虎就是打到野豬,給他幹活還怕沒肉吃?何況還結工資。
要不是阿琴奶奶家四個烈士的身份鎮著,估計很多人早搶著開口要幹活了。
阿琴奶奶滿臉不可置信。
她七十歲的人了,還看不出王大慶純粹是想幫他們家,特意找了個藉口?
一時間,老眼泛紅,話都堵在喉嚨裡說不出來。
“天氣冷,您別感冒了,趕緊回去吧。盆子等阿呆有空送回來就行。”王大慶把一盆肉塞進她手裡,“這些就算我預付的。”
“謝……謝謝……”阿琴奶奶終於哽咽出聲,忍不住哭了出來。
不少感性一點的村民也跟著擦眼淚。
大多數人見狀,也都不好意思再去跟陳倩挑三揀四,要求特定部位的肉了,紛紛表示只要是肉就行。
王大慶再次勸阿琴奶奶趕緊回去。
阿琴奶奶抱著肉和山雞,一步三回頭,緩緩離開了院子。
不多時,前來買肉的人越聚越多,把本來還算寬敞的院子圍得水洩不通,後來都擠不進來。
知青點的知青們也來了。
有人爬上牆頭大喊:“王大慶,咱們都是知青,你是不是該多照顧一下?”
“就是說啊,咱們知青下鄉日子多難,你也是知道的吧。”
“……”
有人帶頭,其他知青紛紛起鬨。
脾氣不好的村民當場就炸了,猛敲臉盆怒吼:“難道我們沒勞動,日子就好過嗎?”
“對!你們當中好些人懶得出奇,還有幾個臉皮厚的整天動手動腳騷擾村裡姑娘!”
“……”
其他村民一哄而上。
哪怕知青點的知青全來了,也敵不過村民數量,話音很快被淹沒了。
陳倩想維持秩序,可現場根本沒人聽她的,氣得直跺腳:“早知道就把肉交給大隊處理了,這要真打起來,把慶哥家院牆推倒了可咋整?”
“倩倩,別亂說話。”
張紅梅怕她一語成讖,趕緊勸阻,隨後望向仍埋頭幹活的王大慶:“你不打算出面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