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宋恆,年輕有為,是當今天子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是原書中謝世堯的死對頭,是謝世堯步步高昇途中的絆腳石。
既然是謝世堯的死對頭,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她的同路人。
而崔之玉知道此刻的宋恆,正在追查一樁亡國童謠的案子,其中就牽扯到了揭陽伯府。
看過書的崔之玉知道這是謝世堯他們的手段之一,書中的謝世堯乃是懷王一黨,他高升的背後,很大部分都是懷王坐鎮。
雖然崔之玉沒有看完全書,但光是這一點點印象深刻的劇情,也足夠用了。
於是她直奔京都最大的消遣畫舫——書香臺。
亭臺林立,殘雪遍佈的小池中,還緩緩行駛著幾艘裝扮精緻的船舫。
杳杳琵琶聲從夜幕中傳出來,被晚風吹向各處,燭臺遍佈的亭臺連廊上,好一派熱鬧快活之景。
這書香臺的畫舫名字是高雅,但實際與青樓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京中一些紈絝子弟,達官顯貴的消遣處罷了。
而且這裡頭還只接待男客,為此,崔之玉只能稍作打扮,喬裝成少年郎兒,高束髮髻,戴著一處斗笠,大手筆的買了一張“入場券”成功進入。
她塞給小二一些碎銀子,成功在他們的帶領下找到了宋恆所在的亭臺。
對於她的到來,身穿素色衣袍的男子緩緩看過來,眼底帶著幾分疑惑。
不等他開口,崔之玉便摘下斗笠,單刀直入地自報家門:“宋大人。”
她行的是女子之禮,不等對方詫異,崔之玉就已經語氣平靜地道明來意。
“小女乃京中商賈崔氏之女,哥哥是翰林編修崔之舟。今日來叨擾大人,是有一事相說。”
她面容柔和,相貌卻有一股旁人女子沒有的英氣。
宋恆卻只是輕抿一口茶,面不改色道:“原是崔大人的妹子。”
說完便蓋上茶蓋,神色嚴肅:“今日你的確叨擾了本官,若你是因為崔大人前來,那就大可不必了。崔大人寫了大逆不道的詩詞,觸怒龍顏,不是三兩句話就能放行的。”
崔之玉附和點頭,又繼續開口:“小女前來,不是懇求宋大人放過哥哥,而是想和宋大人做一筆交易。”
“哦?”
宋恆還是頭一次見到一個女子,來和自己做“交易”。
只見崔之玉起身,從荷包裡掏出幾錠銀子放到桌上。
“我知道宋大人在查的市井童謠,是誰傳出來的。若大人能把哥哥從刑部東邊大牢裡轉移到西邊大牢,免受皮肉之苦,我就告訴大人。”
書中這個時候的宋恆,查的就是民間流傳的那首亡國童謠,它觸怒天顏,而崔之舟因為唱反罪,被謝世堯和黃文秉捲入這個案子中,順勢被推成替罪羊犧牲。
這一世,崔之玉就要扭轉局面!即便改變不了流放結果,但好歹也不能讓崔之舟生生被打死在東邊大牢。
宋恆淺淺一笑:“我如何相信你?”
崔之玉早料到他會這麼說,拿出應對之法:“此事與揭陽伯府的二世子黃文秉有關。我知道黃文秉不少事,甚至連他身上印有懷王一黨的安夏圖騰我也知道。”
聽聞這話,宋恆微微蹙眉,竟不知道她一個商賈之女,還知曉這些?
懷王有謀逆之心,很多人都知道,但早期效忠於他的一些黨羽,身上印有安夏圖騰的事,卻是鮮為人知。
他本就查到了二世子頭上,如今他能在這裡,也是喬裝一番,暗地跟蹤黃文秉來著。
他思慮之際,崔之玉索性開口:“若宋大人懷疑,那就請宋大人來親眼看看,我說的真不真。”
她的目光落在亭臺之下,只見那張搖搖晃晃的小船上隱隱傳來女子嚶嚶的笑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