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鵠只一臉不屑地笑道:“王大人,本王妃哪裡在詩中有提過咱們的天子?哪裡有涉及侮辱皇帝的話?”
頓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時,倒是皇上開口了,一字一句都叫人聽著心寒:“寡人倒是想聽聽王妃說說,那詩到底是何意?!”
小鵠不卑不亢地道:“回陛下,這只不過是當時臣媳與華城的一位私塾的老夫子在討論百姓的九流之說而隨口做出來的。臣媳以為,民以食為天,所以,對百姓來說,糧食自然比天大。若吃不飽,沒錢過活,讓百姓的日子如何過下去。當溫飽解決後,百姓自然會考慮其他的問題。最後當然也會包括求神拜佛。詩中最後的‘七帝八仙九天尊’說的便是天上的玉帝仙人神尊了。而這詩本就是關於百姓的九流之說,皇上乃天子,天之子,當然不可能歸入九流之內,乃九流之外的金貴之人。一般百姓又怎會把皇上與九流同為一說呢?恐怕只有內心汙穢,別有用心之人才會把皇上與九流之人想到一塊吧!又或者這麼說,你們是覺得皇上是九流之人?”
戚太師冷冷道:“王妃真是巧言令色,明明是侮辱我朝天子的話也能被你顛倒成個大義凜然的。”
小鵠對著太師振振有詞道:“戚太師,您這是哪裡的話?你可把這九流詩放到民間瞧瞧,看他們也會馬上想到這是對天子大不敬之語嗎?抑或是…戚太師與王大人心裡希望這是辱罵天子的詩呢?”
此話一出,王泓嚇得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陛下,不是的不是的!臣無此意!!”
戚太師完全沒想到一下子被將了軍,忙躬身垂頭道:“老臣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鑑,從來無分毫的不敬之意!”
而其他一直默默坐著的官員都慶幸自己方才沒對此發過一言。
太子暗自喊幸運:多虧方才有太子妃拉住自己,否則他也會成為炮灰。
小鵠繼續道:“陛下,百姓乃直率的人,平日的交談以及看事情,都是直來直去,並不像朝堂百官那般要深思熟慮,百般考量。而臣媳從羌國來到大夏,一直接觸的都是百姓的生活習慣,作這九流詩時也只從百姓的角度出發,並無過多斟酌箇中裡面的言辭是否恰當。若有冒犯,請陛下恕罪。”
說著,她便跪下請罪。
皇上面容放寬鬆了,而且嘴角還帶點笑意,然後甩了甩手:“罷了,就一首九流詩,無傷大雅。全部起身吧!”
“謝皇上!”
小鵠這下才鬆了口氣:又過了一關。
真夠邪門的!!戚貴妃勉強擠出個笑臉:“王妃還真是處處為百姓著想啊!做個詩也能想到百姓的苦處,還收留那麼多難民…”
她本想把話題扯回到難民一事上的,她可沒忘這王妃還沒準確交代糧食的來源問題。
可她這一說,倒引起另一個問題來了。
見眼前形勢都倒向王妃一邊,閔太傅也站了起來,趁機問道:“陛下,老臣一直聽著都覺著奇怪,如今國泰民安,邊境也無戰事,何來的難民呢?又為何唯獨華城湧入那麼多的難民呢?又或者是,太師想說的非難民,而是災民呢?確實蕪洲一帶適逢大旱,良田實收頗是嚴重。老臣向是不是鬧了旱災呢?可朝廷又沒接到那邊的鬧災奏摺,這恐怕…”
素來,閔太傅與戚太師是針鋒相對的死敵,而難民一事絕對是跟戚家脫不了干係。眼下閔太傅正好借王妃來給戚太師重重一擊。此時不來還等何時?
而皇上也有同樣的疑問:“寡人也是聽不懂,王妃,你是否可以解釋一番?”
小鵠倒是明白閔太傅的用意,不過也沒關係,若能讓姓戚的稍稍安靜些,她也不怕說出來:“災,乃天之所為;難,乃人之惡行所致。而這兩年天公不美,沒甘露下來,陸城和華城確實鬧了個旱,農地失收。至於說為何朝廷不知此事,這就真是耐人尋味了。而華城的難民都是從陸城跑來的。那為何華城百姓還能勉強吃上飯,而陸城百姓卻鬧了個饑荒,餓死的餓死,賣妻兒的賣妻兒,最後無家可歸去了華城??原因就是,華城再不濟,還能有丁家這麼個大商戶給大部分老百姓提供了養家的活計,可陸城不一樣,農地失收,沒有其他生計,又被人壓榨,迫害,不死的就只能選擇走,另謀生路。”
好!!正合心意!閔太傅想著乘勝追擊,問:“請問王妃,陸城為何會無生路?”
“這個可要問陸城人了。不管怎麼說,陸城百姓也是在人為下遭了難,迫於無奈才流落到華城來,所以他們才自稱自己為難民。”
閔太傅皺了皺眉頭:故意不指名道姓!這王妃還挺懂進退的!
戚貴妃曉得他倆的這番對話相當不妙,可能一下子就把她們老家都搬出來的。於是她又忙跟父親使了眼色。
戚太師心裡也是很明白的,趁閔太傅說出敏感問題前,他要先扯開話題,只能用最恨的一招了,本是要讓王泓開口的,可那個沒膽的東西已經嚇得退到邊上。
沒辦法了,戚太師只好自己出馬了:“老臣今日也算是見識了王妃的大仁大義,難怪深得華城百姓的愛戴!連市井混混都能與王妃交好呢!”
這下倒是秀王插了口,問道:“什麼市井混混?王妃與個混混有什麼關係?”
這時戚太師狠狠地給王泓遞了個眼色,大概意思是:已經給你開了頭,後面的你給我去圓了!否則以後別跟我混了!
今日一回回被這個王妃的反擊,王泓已經覺得今天不是出師的好日子,正確來說應該是倒黴的日子,本想謹慎為宜,直接鳴金收兵。但戚太師與戚貴妃卻還想繼續進攻,他也只好從命了,吞了吞口水,硬著頭皮來道:“秀王這問題問得很好!臣也趁此為在座說所我在華城聽到的一樁駭人之事。那時臣聽那當地百姓說,王妃人緣甚好,城內百姓都喜歡她。似乎王妃是與一名叫痞子的市井混混關係特別好,好到毫無男女之嫌,尊卑之別,還經常旁若無人地在大街上同席吃茶吃飯,聊得也是甚歡,諸如此類的,簡直就是…”
王泓說道這裡就自行打住,然後再加了個搖頭,真是演得繪聲繪色。小鵠想這人不僅能當編劇,去當個演員也是卓卓有餘。
隨即,戚貴妃的戲份又來了:“哎呀,王妃怎這麼不知廉恥,做出如此失德之是呢?雖知你是個外頭生的庶出公主,咱們大夏也無嫌棄你這般的出身,依然接你當尊貴的皇室媳婦。可你也要循規蹈矩才是,怎在外頭這樣勾搭男人?出嫁前,你那邊的嬤嬤沒教過你婦德婦容吧?簡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