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見發票沒有問題,就利索的付了錢,那二道販子從身上的解放包裡拿出配件,還送了王剛一個絨布袋子,服務倒是挺到位的。
王剛拿著沉甸甸的相機前後打量著,覺得做工十分精緻,很有收藏價值。但是他可不知道這玩意的用法,小的時候玩過尼康的裝膠捲的傻瓜相機,唯一的印象就是膠捲很貴,而且不能曝光。
“哪天找個照相館去學學。”
王剛把相機裝回盒子裡,然後溜達到馬路邊上,看著京城日落的壯觀景色,等待著寒梅下班。
“咳咳,看什麼呢?”
沒過多久,身後就傳來寒梅略顯羞澀的聲音,轉過身後就看到身穿淡黃色布拉吉的她斜挎著一個帆布包,正小臉微紅著望著他。
“這不等著的沒事嘛,就在這邊看看夕陽。”
王剛本來打算說點“看美女”之類的騷話,但是寒梅姑娘臉皮太薄,這約會還沒開始就把人家嚇跑了可就不好了,於是指了指腳踏車道:“上了一天班累了吧,正好,咱今個去吃個好的。”
姑娘沒有騎腳踏車,她辦了公交車月票,每天坐公交車上下班。
“嗯。”
姑娘咬著嘴唇,小心翼翼的側身坐在王剛的腳踏車後座上,雙手緊緊的抱著自己的包,樣子十分緊張。
“害怕的話就抓住我的衣服啊,我騎車的技術可是一般般啊,可別把你給摔下去了。”
王剛可沒有騙人,他兩世的平衡感都不太好,上週末剛從舅舅那拿到腳踏車的時候還差點摔一跤。
姑娘有些害羞,雖然說十分的不好意思,但是還是分出一隻手拽住王剛襯衣的衣角。
“坐好了,咱這就走。”
王剛招呼一聲,腳下用力,飛鴿牌腳踏車便有些晃悠的啟動了。
兩人沿著長安街迎著夕陽慢慢騎行,欣賞著這條京城最著名的街道,邊走邊聊天。
此時的西長安街已經拓寬了,寬闊的馬路中間跑著有軌電車,偶爾能看到有小轎車駛過,如今是腳踏車的天下。
姑娘家就在西單附近,因此兩人在西單商場下了車。
西單這邊有一家老字號酒樓——曲園酒樓,據說建立於清光緒年間,是京城經營湘菜最早的飯館。王剛對湖南菜不是很感冒,但是看到寒梅挺感興趣的,於是選擇了這家老字號。
落座後點了著名的子龍脫袍和東安子雞,又點了湘菜的代表菜剁椒魚頭,主食要了米飯。
老字號果然名不虛傳,除了菜品口味絕佳之外,店裡文化底蘊也很深厚,牆上掛著一眾藝術家的墨寶,王剛這頓飯吃的很愉快。
王剛也藉著這頓飯,粗略的瞭解了一下寒梅的情況。寒梅今年19歲,是家中獨女,早年間有個哥哥,但是在戰火中走失了。父親是農業部的研究員,母親是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家庭條件很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