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廠長拿出4份報紙扔在桌子上,站起身來揚聲道:“據我所知,主流的報紙中,除了《人民日報》登在二版上,《京城晚報》、《工人日報》、《青年報》都把我們小學的這次兒童節活動登載在頭版頭條上,我還聽說京城電臺會在今天播放昨天現場錄製的歌曲,而且《人民畫報》打算在6月刊的封面上用我們小學孩子們大合唱的照片呢!”
李副廠長每份報紙都買了兩份,分發給工廠的領導們傳閱。
“又是那個技術科的王剛?他那三首兒歌居然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楊廠長手中的是《人民日報》,在二版的頭條上赫然就是佔了小半個版面的紅星小學北海公園合唱的照片,下面有記者採訪的內容,其中著重提到了王剛的三首兒歌《春天在哪裡》、《數鴨子》和《七色光》,並在報紙的中縫處刊載了三首兒歌的歌詞。
“是的,如此人才我認為不再適合繼續待在技術科了,應該調整到後勤或者宣傳科上去,在這種崗位上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小王同志的特長。”
李副廠長雙手撐在桌子上,環視了一週在坐的副廠長、科長、主任,不少領導都在點頭附和。
楊廠長皺了皺眉,放下了手中的報紙道:“這個王剛同志上一週不是才修好了廠裡的吉普車嗎?這不說明這位同志在技術科的也能有所作為嗎?”
“有所作為也分大小,一個技術員會修車是件很正常的事,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但是一個會寫歌的而且還能組織活動上報紙的職工,放在技術科就有些大材小用了。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軋鋼廠,甚至是整個鋼鐵系統,如今正缺乏這種人才!”
李副廠長沒有給楊廠長面子,要是對方依舊阻攔王剛這次的調動,他就直接把王剛調到自己身邊當個秘書,過一兩年立下幾分功勞之後,直接給個副科長乾乾。
“工作調動這事我原則上不反對,但是去哪個部門擔任什麼職務,這事我們之後再議。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商議出來給王剛同志和參與活動的小學師生們的獎勵。”
“全廠員工請注意,全廠員工請注意,現播報一條獎勵通報。我廠技術科技術員王剛同志,工作勤奮,銳意創新,在牽頭成功修理我廠報廢的吉普車後,又在業餘時間寫出《春天在哪裡》、《數鴨子》和《七色光》三首兒歌,並帶領紅星小學的師生在北海公園成功舉辦合唱表演,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小王快聽,廣播是不是在說你的事?”
“唉,就是就是。”
“聲音小一點,都聽不見了。”
王剛也很好奇這次廠裡會給什麼獎勵,於是走出技術科來到喇叭下面仔細傾聽。
“經廠領導研究決定,獎勵王剛同志“優秀個人”榮譽稱號,獎金50元,收音機票一張,以資鼓勵。望全體員工向王剛同志學習……”
一時間,全廠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