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簷賣了個關子,就從凌家離開了。
凌青菀心想:看他的樣子,還蠻高興的,應該是好事吧?所以,她也沒怎麼多想,一顆心都回到了念如身上。
景氏哭了一會兒,抹乾淨眼淚,詢問念如回來的緣由。
凌青菀和凌青桐也知情了,讓景氏驚心。
她看向凌青桐的目光,帶著幾分忐忑不安,不知該對凌青桐說什麼,才能讓凌青桐好受些。
凌青桐明白母親的眼神,道:“娘,我想留下念如,她是我們的妹妹。娘,兒子從前總是惹您生氣,以後不會了。以後不管是念書還是習武,都聽孃的。”
這番話,又讓景氏熱淚湧動。
景氏想到凌青桐總是跟她生氣,心裡擔心念如回來,凌青桐會更加疏遠她。
凌青桐是景氏換回來的,雖然覺得對不起念如,卻也是把凌青桐當兒子一樣養大的。
聽到孩子這番話,沒有半分生疏,反而很感激她的樣子,景氏心裡驚喜交加,不禁熱淚盈眶。
“好,好!”景氏哭著道。
只有念如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片刻之後,景氏重新喊了丫鬟婆子們,梳洗一番,斂去淚痕。她親自去外院,將凌青菀他們姐弟帶回來的東西,都整頓好。
外祖母和舅母送的土儀,比景氏預想得多多了。
景氏很吃驚。
“太原府有什麼好事嗎,怎麼舅母這樣高興,送了好些東西?”景氏問凌青菀。
凌青菀就把自己治好了景八孃的事,告訴了母親。
景氏聽罷,很是開心。
“娘,你不知道二姐多厲害......”凌青桐又把凌青菀打景五郎的話,告訴了景氏。
事情的因果,他也說了。
他從前很調皮,總是跟景氏鬧脾氣,沒有這樣親暱跟景氏說過話。景氏突然覺得這孩子長大了,也懂事了,心裡又是一陣泛酸。
雖然發酸,到底很高興。
景氏笑著聽凌青桐滔滔不絕,把事情說完了。
“你們啊......”景氏聽罷,搖頭笑道,“讓你們去做客,還惹事。”
話雖然這麼說,語氣裡卻沒有半分責怪。
而後,景氏讓人把太原府帶過來的土儀,整理出來,給老太太、二房、三房都送了些。
剩下的,景氏令人包裝好,回頭給一些近親和鄰居也送些。
凌青菀則帶著念如,回了自己的房間裡。
她院子裡的丫鬟,都暫時調到了她母親那邊,只留下踏枝和挽紗,這兩個陪著凌青菀去太原府的丫鬟服侍。
忙了一會兒,景氏的心也靜了下來。
悲傷、害怕都鎮定下來。
接下來怎麼辦,應該找小景氏商量。當年知道這件事的人,多半早已消失無蹤了,所以暫時沒什麼風險。
凌青桐的生母也去世,接生婆也走了。
景氏身邊,甘媽媽是知道的,當年幫著換孩子,甘媽媽是主力。這次去太原府,甘媽媽也跟著去了。瞧見了念如,甘媽媽也嚇得心直跳。
可是安簷凶神惡煞的樣子,甘媽媽什麼也不敢講,任由他們把念如帶回來。
甘媽媽去了太原府,見到了舅母。瞧舅母那副態度,甘媽媽也知道舅母會害念如,所以能把這孩子帶回來最好不過了。
“大奶奶,您別慌。”甘媽媽安慰景氏,“婢子瞧著,這件事無礙。您聽婢子說:四少爺長得像舅老爺,您和舅老爺又有八分相似,所以四少爺是您的兒子,這是板上釘釘的,他就是凌家的孩子,咱們咬死不放,就是官家也斷不了這個案子。
念如是長得像大少爺,那又如何?她只比大少爺小五歲,誰會說他是大少爺的孩子?
誰又敢說她是您的孩子?畢竟她不像你啊。念如是像老爺,但是老爺走了十三年。咱們就咬定念如十二歲。
外人哪怕是猜測,也只能猜她是二爺或者三爺的外室女。若是旁人知曉了,咱們就說二姑娘和四少爺出去玩,瞧見無人領養的孩子,見她長得像大少爺,領回來玩。哪怕說不通,到底能遮掩。”
景氏心頭微動。
甘媽媽那句像“二爺或者三爺的外室女”,讓景氏心底起了些漣漪。
她們主僕正悄悄商量著,後面角門處的婆子卻急忙跑進來稟告說:“大奶奶,姨老爺和姨太太來了......”
已經宵禁了。
小景氏和安肅聽說了這件事,趁機夜色到了凌家,和景氏商量怎麼辦。
這也關乎安肅的前途。
景氏連忙迎接了他們。
甘媽媽把丫鬟和下人們都遣到小廂房裡,自己站在院子裡,不準任何人偷聽。
“......都是我不好。”景氏給安肅和小景氏賠禮道歉,“當年都是我糊塗。”
“當年的事,我們夫妻也是首肯的,甚至幫忙了。”安肅道,“姨太太別多心。咱們也不知道往後的事,前事就不要多提了。今後怎麼辦,咱們得想個法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