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嫁

第28章 回京

景氏在借力打力。

二嬸面容扭曲。

三嬸和三姑姑憋著笑。

老太太也是氣得半死。

老太太和她的兒媳婦、女兒並不是一條心,三嬸和三姑姑聰明,偏向景氏。

就這樣,景氏愣是不動聲色,停了二房半個月的肉,什麼肉都不給他們。

連菜和飯也減半。

二叔先受不了,從外頭買肉,自己要另外煮。可惜整個廚上都是景氏的人,而且二房沒有小廚房,買了肉也做不成。

外頭飯館的肉,且不說難吃,價格也高,凌家是落寞世族,二叔手頭緊,哪裡吃得起?

所以,二叔逼迫二嬸登門給景氏道歉。

二嬸忍氣吞聲,誠誠懇懇說了自己的錯,表明以後不敢,景氏才重新給他們添了肉菜。

“也是傻。”景氏評價二嬸,“這家都在我手裡,跟我置閒氣有什麼用?想治她還不是易如反掌?白吃這麼多天素......”

這就是為什麼景氏從來不和老太太、二奶奶生氣的緣故。

她們說她們的、鬧她們的,景氏睜隻眼閉隻眼,完全不放在眼裡。

真惹急了景氏,景氏斷她們的口糧、裁她們的丫鬟、減她們的日用,到頭來還不是得給景氏賠禮道歉?

外院的男人二叔和三叔,可是都聰明著,絲毫不敢幫腔,怕得罪景氏。

他們都知道景氏厲害。

準確的說,是景氏的兄長和妹夫厲害,惹不得。

凌青菀在一旁笑。

景氏回眸,對她道:“傻笑什麼,你以為當家這般容易?早年你姨父還只是從五品的官,跟著沐郡王,前途渺茫;你舅舅在軍中照料軍馬,不過是小吏。

那時候,我在凌家當家,步步謹慎,受了那老太太多少氣?她可沒少雞蛋裡挑骨頭,偏偏你祖父不肯讓她主持中饋,非要我掌家。

如今,你姨父乃正二品大員,你舅舅是封疆大吏。娘在家裡,這才有了底氣,你可明白?”

“明白了,娘。”凌青菀笑道。

其實,這些話不用母親叮囑,她也知道的。

當家哪裡那麼容易啊?

一個家裡,需得方方面面的權衡。唯有你的靠山和勢力遠勝其他人,才可以隨心所欲診治她們。

景氏依靠著她孃家的權勢,根本不需要把二房和老太太放在眼裡。

她平素不挑事,是她的謙和。

但是老太太和二嬸總是磕磕絆絆的,景氏一般都忍了她們。若不是二嬸在元旦當天鬧情緒,景氏也懶得理會她。

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初八。

這些日子,凌青菀跟著母親,四下裡拜年,也設宴招待來拜年的人。

自然,去宣平侯府安家的日子也不少。

凌青菀和安簷多次遇到。

安簷仍是從前一樣,當凌青菀不在,不看她,不理她。姨母有意讓他們獨處,都被凌青菀巧妙的避開了。

安簷更是避之不及。

正月初八一過,滄州王府又來人送信了。

凌青菀的大姑姑,就是紀王妃,後天到京。

他們原本是打算去年臘月到京的,可是臘月多暴雪,堵住了路,車馬無法前行,他們被困在路上過了年。

景氏很高興,連忙收拾外頭的跨院,甚至把榭園後面的抱廈,就是凌青菀住的屋子騰出來,準備給大姑姑住。

雖然她知道大姑姑根本不會住在凌家。

“你和你大姑姑長得像了。”景氏心情很好,笑著對女兒道,“她和你父親像,你又像你父親。我快十年沒見到她,不知她如今的光景。”

而後,她又想到上次小景氏告訴她的話。

紀王妃這次回京,若是造化好,往後興許就是太后呢。

“菀兒,你嘴巴要甜膩些,跟你姑姑親熱些。孃家這些人,只有你們兄妹跟她血緣最親了。”景氏叮囑凌青菀。

凌青菀道是。

她也對素未蒙面的姑姑有點好奇。

到了正月初十,紀王府的馬車,浩浩蕩蕩當了京城。他們先在別館落足。

尚未收拾妥當,紀王妃就帶著她的兒子們,到了凌家,迫不及待要見見寡嫂和侄兒侄女。

景氏讓家裡人全部到門口,準備了炮仗,熱熱鬧鬧迎接紀王、紀王妃。

***

注1:“元旦”這個節日,就是新年第一天,是宋朝比較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是咱們今天也用元旦,我怕姐妹們覺得違和,所以特別標註一下。

解釋來自bai|du.

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另外,這本書背景並非宋朝,因為我歷史太薄弱了,怕寫得不倫不類,基本上就是架空吧,但是一些規矩啊節日啊習俗啊,我儘量參考一二,爭取不亂編。當然,也有瞎編的,像唐宋就沒有少爺、老爺、某大人這些稱呼,也不能親戚通婚,我還是用了,都是為了架空的故事性,求考究親們輕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