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嫁

第251章 大結局

安簷和凌青菀新婚,如膠似漆。

每天下朝之後,安簷一件事就是回家。

然後關起門,幔帳搖曳不止。

他才不管什麼白天晚上。

這股子新鮮勁,他就是過不去。

幾個月,凌青菀的肚子不見動靜,凌青菀就想起她弟弟說她一生無子,心裡有點灰敗。

“我也許不能懷孕......”凌青菀告訴安簷。

安簷的手,沿著她的衣領滑進去,低聲說:“別說傻話。土地不長東西,那是耕種得不好......”

安簷也想起無為道士詛咒他斷子絕孫,可是他不信邪,那道士都死了那麼久,還能詛咒他?

這件事,安簷沒有告訴凌青菀。

安簷的努力,凌青菀一開始是很感動的。

但後來也吃不消了,凌青菀慢慢的,也會抱怨。

可能是他真的很努力,感動了上蒼,皇天不負有心人,半年之後,凌青菀終於懷了身孕。

安家上下大喜。

凌青菀也鬆了口氣。

她懷孕第三個月,西邊起了戰事,契丹人進犯,安簷身為禁軍都點檢,親自帶軍出征。

凌青菀以為,這仗打一年半載就好了。

不成想,這場仗一打就是三年,安簷三年未歸家,凌青菀生了一個女兒,寫信告訴他,他送了個長命鎖和一封信回來。

他給女兒取了名字。因為孩子這一輩是“寧”字輩,所以女兒叫安寧培。

安肅和小景氏都同意這個名字,凌青菀也無異議。

這三年裡,凌青菀在京裡跟著安家過日子,她婆婆很疼她,公公對她也好,孩子很健康。

凌青菀的母親和嫂子也會常來看她,蕊娘也時常到安家來。

一年之後,禎娘也嫁給了安棟,只可惜她不住在安家,而是住在她的長公主府。

饒是如此,她每個月至少有二十天在安家,陪著凌青菀。她們妯娌倆,更像是姊妹倆,感情深厚。

安棟則是讀書、畫畫、陪著禎娘遊玩,一生過得富裕清閒,比他的兩個哥哥幸福多了。他沒有涉足官場,也不曾牽涉朝政,就是個富貴閒人。

禎娘愛玩,她和安棟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安家的長子安楓,在安簷出征的時候,從信陽回京,接替安簷,暫時掌控京城的軍馬,朝政仍在安氏父子手裡。

每天家裡都是成雙成對,除了凌青菀。

於是,她就特別想念安簷。

安簷不再京裡,馮太后也沒有找過凌青菀的麻煩,大概是覺得沒意義。

聽說新封的太醫院左院判,不過二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俊朗白皙,掌管太后的脈案,時常出入宮門。

凌青菀聽到了一些閒話,不過這些閒話都是偷偷摸摸的說,為了皇家的尊嚴,沒人敢聲張。

凌青菀聽到了,倒是有點高興。

馮太后在安簷那邊碰了壁,心思終於不再安簷身上,也放過了凌青菀。

到了第三年,凌青菀的大哥在揚州連任知府,已經置辦了田地和房舍,想接他母親、妻兒過去。

“既然這樣,你們就去吧。”凌青菀的女兒已經兩歲了,她不覺得寂寞。孃家不可能陪伴她一生,當她母親告訴她這話的時候,她鼓勵母親和大嫂帶著孩子們去揚州。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凌青桐迫不及待。揚州繁華富饒,商賈如雲,比京城好玩多了,他前世就想著去揚州。

“都要去的,蕊娘也跟我們走。”景氏說。

凌青菀很捨不得蕊娘。

只可惜,景氏非要帶走她。雖然說不通,也沒有人多想。

從那之後,景氏就再也沒有回過京城了。

景氏年紀慢慢大了,經不起車馬勞頓,之後的日子,凌青菀每隔三四年,就帶著孩子去揚州看她母親,順便在那裡住幾個月,直到她母親去世。

陳七娘到了揚州,就開始從自己孃家籌錢,利用凌青城的官位,在揚州做生意。到了第十年,陳七娘在江南都聲名顯赫,她甚至拿到了皇商的資格。

凌家非常非常的富足!

他們在揚州,已經是有身份地位的富商了。

凌青菀知道後,非常欣慰。

“果然沒有辜負她自己的才能。”凌青菀想到陳七娘,心裡總是很驕傲。

陳七娘能有機會大展拳腳,無疑是最好的事。

他們去揚州之後,過了八年,二十五歲的凌青桐到京裡參加武舉。因為是安簷的下屬監考,凌青桐考中了武進士。他喜歡江南,安簷就把他放到蘇州去做刺史了。

凌青桐高興極了。

他到了蘇州,不久就娶妻,娶的卻是杭州人。他說他前世在杭州做官,那大概是他前世的妻子吧?

他幾次回京,凌青菀看到過他的妻子,是個看上去很賢惠的女人,凌青菀沒有多問,

蕊娘也在江南嫁人了。

蕊娘是嫁給了揚州本地人士,妹婿姓萬,是家裡的小兒子,行八,深得母親和祖母的寵愛,不用支撐門庭,學問好,英俊風流。

蕊娘嫁過去之前,陳七娘和景氏就言明過,她比較呆些。

萬家也聽聞,凌知府的小堂妹是個傻子。但是,萬家看中是聯姻,並非娶個執掌中饋的賢媳。

凌家的地位,凌家的背景,才是萬家要的。至於姑娘如何,不讓萬家太丟臉就行。

萬家八郎是風流才子,性格放蕩不羈,哪怕再賢惠的媳婦,只怕也籠絡不住他的心,所以萬家對他的婚事很無所謂,他自己更無所謂。

萬八郎喜歡美人,喜歡詩詞歌賦,喜歡風雅,但是如今的女孩子,並不以這些為己任,她們只學針黹女紅,持家算賬,俗不可耐,所以萬八郎對娶妻這件事,是沒有太多的期望,蕊娘是傻子,他也無所謂。

娶個傻子,跟娶個俗氣至極的女人,有什麼不同?反正他都不會太花心思。

妹婿家裡只是想巴結權貴,哪怕蕊娘是個傻子,她們也要好心好意供養著蕊娘。

這門親事,就那麼定了,彼此心甘情願。

可是,等蕊娘嫁了過去,萬家發現蕊娘根本不是外界說傳言的傻子,她看上去一點也不傻,眼睛靈活清澈。

相處幾個月,萬家發現蕊娘只是比較單純幼稚,但是才學是真的好,學什麼都快,琴棋書畫一點就通,和有才子名聲的萬八郎簡直是般配極了。

蕊娘生得嫵媚,細長的胳膊,細長的腿,細長的腰,卻是滾圓的屁股、豐滿的胸,單單從外貌和身材上說,是個能讓人骨頭髮酥的尤物。

蕊孃的身段完美得近似謫仙,臉模子也是俏麗可愛,簡直無處不是風情。

萬八郎愛好風雅,而風雅之物,蕊娘因為天賦異稟,比他還要精通,萬八郎覺得她不管是外形還是內在,都是他夢寐以求的那種女子。

蕊娘不太通人情世故,旁人可能覺得她有點缺陷,萬八郎卻覺得正好,一點俗氣都不沾,跟仙女一模一樣。

萬八郎簡直像撿了個寶貝,把她當神仙供著,恨不能天天將蕊娘捧在頭頂,頂禮膜拜。他愛死了蕊娘,對蕊娘言聽計從。

妹婿家人裡準備娶個傻子做兒媳婦,也是打算善待她的,最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蕊娘和傻子根本不是一個意思,驚喜交加,更是待她不錯。

妹婿愛她,公婆巴結她,全家都讓著她,她一生過得遂順平安。凌青菀每隔幾年,就要讓她帶著妹婿和孩子們進京一回。

因為安簷的地位,所以妹婿家的人更是抬舉蕊娘,蕊娘和萬八郎一生都不涉足世事,吟風誦月,煮茶撫琴,恩愛了一輩子,善始善終。

***

三年之後,就是天禧四年,安簷得勝,回到京師,凌青菀帶著兩歲的女兒去看他犒軍。

安簷穿著玄色的盔甲,騎在高頭大馬上,氣勢威嚴。他身後跟著他計程車兵兩千人,整齊劃一,似黑色的浪潮,威武非常站在那裡。

“看,爹爹。”凌青菀抱著女兒,只給她看。

安寧培兩歲了,什麼話都會說,一雙眼睛似墨色的寶石,褶褶生輝的。她和凌青菀在酒樓上,望著下面將士,以及領頭的安簷,喃喃說:“爹爹。”

奶聲奶氣的孩子,特別可愛。

“哪個是爹爹?”凌青菀指過一次,現在考女兒,笑著問她。

小姑娘指了最前頭的人,說:“那是爹爹。”

父女天性,她一眼就認得出來。

凌青菀笑了。

笑著笑著,眼睛就溼了。

犒軍之後,安簷回家,凌青菀已經和安家眾人,等著他。

他給父母行禮之後,眼睛就落在凌青菀母女身上。

女兒不怕生,靜靜看著安簷,很好奇的樣子。

“去,去叫爹爹。”凌青菀眼中含淚,推女兒。

女兒邁短短的小肉腿,拖著圓滾滾的身子,奔向了安簷,甜甜的喊:“爹爹。”

安簷抱起了她,眼睛一下子就溼了。

他捏了捏孩子的鼻子,目不轉睛看著她,似乎挪不開眼。

女兒長得像凌青菀,安簷越看越喜歡。

他回京之後,休息了半個月。那半個月,他和凌青菀幾乎不怎麼下床。

每天除了去給父母請安,就是在床上。

凌青菀抱怨一句,他就說:“我都餓了三年了,九娘!”

可憐兮兮的,凌青菀又不忍心推開他,跟著他消耗光陰。

從那之後,安簷雖然也出征,但是很少那麼長的時間,有時候半年,有時間幾個月,大部分的光陰,都在京裡度過。

凌青菀又懷孕了。

安簷高興死了。

第二年,就是天禧五年,凌青菀生了個兒子。

兒女成雙,安簷很滿意,對生孩子就不再苛求了,甚至希望凌青菀別再懷孕,別再讓他做和尚。

“就為了這種事不想要孩子,給你納兩個小妾好不好呀?”凌青菀聽不得他說不要孩子這種話。

安簷就緊緊壓住她:“不要!”

凌青菀的女兒漸漸大了,凌青菀的貓和狗就不怎麼搭理凌青菀,都跟著安寧培跑了。

特別是雪兒,從前對凌青菀多忠心,後來就對凌青菀的女兒多忠心。

凌青菀看著雪兒對安寧培搖尾乞憐的樣子,就很吃醋。

不過,那隻黑貓小白,倒是對安寧培和凌青菀一樣:都沒什麼好臉色。

安寧培八歲的時候,雪兒因為太老了,一雙眼睛看不見了,安寧培急得哭了好幾回。而後,雪兒越來越老,越來越虛弱,兩年後去世了,安寧培哭得死去活來的。

“它是壽終正寢,是好事啊。”凌青菀安慰女兒。

雪兒作為一條狗,已經是高齡了,它是凌青菀見過最長壽的狗。

雪兒自從眼睛看不見,就很受罪。

它能早點走,是它的解脫。一生善始善終,也是完整圓滿的。

安寧培依偎在母親懷裡,慢慢就不再啼哭了。

只是,安寧培再也沒有養過狗。往後,只要她看到黑狗,她就會轉過頭去,不敢多看,多看幾眼就要哭出來。

安寧培對雪兒的感情,比凌青菀對雪兒的感情還要深。

雪兒去世之後,小白也很老了,但是它頗為健康,貓比狗要長壽。

小白離開了凌青菀和安寧培,不知去向。凌青菀派人到處去找,都沒有找到它。

小白素來孤傲,雪兒走了,它無牽無掛的離開了。

找不到小白,安寧培又哭了一回。

***

到了天禧七年,凌青菀又懷孕了,一年後再次生下一個兒子。

這一年,馮太后犯事了。

皇帝已經立了皇后,是江南望族高氏女,高皇后比較強勢,希望後宮全部由她做主,又知道馮太后從前沒什麼尊貴身份,不過是孝宗臨終前封賞的。

高皇后對馮太后就沒什麼善意。

兩人鬧起來,馮太后居然在宮裡行厭勝之術,詛咒高皇后。

事情敗露之後,馮太后的往事也被揭發。

“當年,就是她買通王太后宮裡的人,毒殺王太后的。”有宮人說。

這件事,頓時激起了千層浪。

查來查去,最終查明白,的確是馮太后下手的。於是,皇帝賜了馮太后一杯毒酒。

凌青菀挺高興的,因為這七年裡,馮太后沒少給凌青菀找麻煩。當然,有安簷在,那些麻煩不過是小打小鬧,沒有傷及凌青菀,反而馮太后自己碰了一鼻子灰。

凌青菀也從來不擔心。不過,馮太后死了,凌青菀也很高興。

天禧八年,皇帝突然去世了。

他是被高皇后捅死在龍床上的。

眾人皆驚呆了,不知道高皇后為什麼會發瘋。不過,皇帝和高皇后的事,也是一言難盡。高皇后性格著實太烈,殺了皇帝之後她也自盡了,沒人知曉緣由。

那時候,太子才兩歲。

安簷輔佐太子登基。

“哦,換了一個皇帝。”凌青菀這樣想。

在高皇后刺殺皇帝的一年前,皇帝和安簷有了不小的衝突,皇帝甚至密謀要奪去安簷的兵權。

安簷忍氣吞聲,身邊丟失了兩名干將,但是,安簷不疾不徐,從來不為這些事生氣。

他和皇帝的不和睦日益加深,一年之後皇帝被殺,凌青菀很想問,是不是安簷密謀的。

但是,她沒有問,因為對她而言,已經不重要了。這是安簷的路,他必然會有這些經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